福州新闻网
  
  
  

泉州90后“木偶二代”创新创作 想做更年轻木偶

2015-08-05 11:08:47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作者:徐锡思
  

  进高校深造 当全能手艺人

  谈到父亲,许思思掩不住自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3分8秒的提线木偶大戏《四将开台》,其中一个就是由我爸爸表演的。”小时候,木偶就是许思思的玩具,除了摆弄爸爸的那些道具外,她还喜欢用笔描绘自己喜欢的木偶造型。

  2009年,许思思还是一名普通的美术高考生。后来得知上海戏剧学院面向全国各地招收木偶专业制作的学生,她觉得这是一种“机缘巧合”,便独自前往上海报考,最终成功被录取到“木偶表演与造型”专业。

  在许思思看来,这个专业就是“万金油”,什么都得学,什么都得会。而大学第一课,就是学磨刀,这也让许思思一时无法接受。原本一双光滑的小手,也总是伤痕累累,往往是旧的还没去,新的又来了。

  “开始挺抵触的,和自己想的不大一样,但在学习和接触过程中,我越来越对木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反正来都来了,干脆就好好学吧。”许思思说,除了绘画、雕刻这些基本功外,他们还要学表演、戏剧、礼仪、化妆、剧本……总之,就是把导演、演员、化妆、造型的活儿全做了,然后把学到的再赋予木偶,“比如木偶中的小旦,她的眉眼、她的动作应该什么样,这些都是按照人的感觉来创作”。

  最终她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每年都拿到高额奖学金,帮父母分担高额的学杂费。

  许思思回忆说,2012年作为上海戏剧学院优秀学生代表,她到成都参加第21届国际木偶节,是最年轻的“小花旦”,身边都是各种大师级人物,但她的作品人气一点都不差,无论是漂亮的小花旦,还是威风的红脸关公,就连一个泡沫做的练习作业——小猪头,全都受到观众的喜爱。

  作品保留传统 又有现代元素

  “木偶是从汉代就流传下来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的粉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观众要喜欢和接受!”看到身边的同学或转专业,或毕业后转行,许思思告诉自己,“必须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我相信我可以的”。

  而这种对梦想的坚持有时候很残酷,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她做幕后工作,负责音响和灯光,很多人都忘了她是做木偶的。但她却在琢磨观众看表演时,什么桥段的笑声、掌声更多,木偶怎么表演、如何制作才能更流畅自然……

  毕业至今,许思思一边在剧团上班,一边在自己的小工作室进行创作,偶尔接单帮别人制作木偶和道具。“我觉得我很快乐,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又能积攒经验,还可以赚钱,多少人羡慕我的工作呢!”

  “传统的木偶制作,我们晚辈是不可能超越的,但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合理的创新是必要的。”许思思对自己的定位很明晰。她很尊敬木偶大师,会找各种机会向他们学习,然后创作各种更年轻的木偶作品。“我更愿意接触传统,在对传统了解的基础上,想办法寻找新型的材质或制作工艺,来创造新的木偶,既展现传统木偶精华,又能融入现代的新元素。”

  比如她做的拍胸舞杖头木偶,眼睛用的是卡通造型,看起来萌萌的,很招人喜欢。而这样的漫画、卡通元素,常常出现在她的作品里,也受到了不少年轻观众的青睐。“要让更多人接受真的很难,但我想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