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高校数百万年薪招聘 院士头衔为何如此“天价”?

2015-07-25 08:24:58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南京晓庄学院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对两院院士亮出“高薪牌”,提供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最高600万元的待遇。无独有偶,湖北中医药大学开出200万元年薪“挖”院士;临沂大学开出科研启动经费1000万元,年薪300万元,安家费200万元等优厚待遇招聘院士。

  类似这样高薪招揽院士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让人不禁质疑:院士头衔“含金量”为何如此惊人?“天价”院士又能带来些什么?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院士头衔“含金量”惊人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自2009年起,中科院给院士的津贴由原来每月200元调高至1000元。此外,年满80周岁的院士升为“资深院士”,不再拥有院士选举投票权,但每年另享有1万元“资深院士津贴”。

  记者采访了解到,江苏两院院士收入分配机制基本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工资加津贴,如一年工资收入20万元左右,另有24万元左右津贴;第二类是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土政策”,即所谓年薪制,如某高校规定新引进院士年薪150万元,为确保不至于“招来女婿气跑儿子”,新引进院士与学校原有院士享受同等待遇,校内原有院士也享受年薪150万元的待遇。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些院士本身就是各单位的“头头”,既当领导,又享受高薪,难免引起群众非议。

  江苏共有普通高校134所,但拥有的院士不过百位。“僧多粥少”的现状让各大高校摩拳擦掌。江苏师范大学为柔性引进的院士量级高层次人才提供的待遇为200平方米的过渡住房,每月10万元生活补贴。南京审计学院招聘的院士最高能拿到350万元的购房补贴。

  此外,地方政府重金揽才势头也十分猛烈。如江苏省高邮市对引进的两院院士给予所购房屋全额资助的待遇;泰州市则为引进的两院院士提供3年免费人才公寓,并发放100万元“购房券”。

  院士“抢手”本是好事,这意味着社会越来越重视知识和人才,但动辄百万元的高额纳贤之风,同样折射出一个问题,高校和地方把院士当成支撑门面的“招牌”,一味关注院士数量,忽视了自身科研条件与学术氛围的建设。这种盲目的做法无疑背离招贤纳士的初衷。

【责任编辑:刘必泳】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