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北平,遍地英雄

2015-07-07 17:02:08  来源:新华社
  

北平,遍地英雄

  上图为驻守宛平城的士兵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资料照片);下图为游客在宛平城内游玩(7月1日摄,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北京,密云县石城镇张家坟村新村中心,矗立着一座高达8米的花岗岩雕像。雕像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京郊的普通农妇邓玉芬,后人对她却有极高的赞誉:“当代佘太君”。抗战期间,邓玉芬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六人全部战死沙场。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但在这座有着古老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城市,抵抗一直没有停止。遇强虏而不退,靠同心渡浩劫,浴战火而重生。

  今天,从当年旧战场,从尘封史料中,从一个个历史见证者和研究者的讲述中,还能听见这座城市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不屈的呐喊,能触碰到澎湃的血性,能细腻地感受到城市血脉中涌动的刚强与韧性!

  血肉长城

  高高的鼻梁,淡淡的笑意,剑眉星目,英气逼人。北京档案馆保存的这张照片,早已泛黄,但照片上一位英俊的中国军人,仍散发着超越时空的奇特魅力。

  他叫罗芳珪,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八十九师五二九团团长。他率领的这个团在南口战役中打出了抗战“四大名团”之一的荣耀。

  北平沦陷后,日寇企图打通平绥线,精锐部队集结昌平一带,向中国军队发起新一轮大规模进攻。我方第十三军奉命抢防南口。8月1日,罗芳珪团作为先头部队,抢在敌寇到达之前占领南口险隘。

  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处,长城脚下。8月10日起,日军坂垣师团出动飞机30余架,坦克30多辆,野炮60多门,投入兵力万余众,向我军阵地疯狂进攻,扬言“三日内可攻下南口”。坚守南口虎峪村、苏林口、马鞍山一带的罗芳珪团首当其冲,承受了巨大压力,与10倍之强敌连续血战20天。尤其是龙虎台一役,罗团士兵与日寇肉搏三个多小时,敌人留下大量尸体后,逃出阵地。

  “敌用坦克三十余辆,冲入南口内外壁,工事均被填满,我守军在南口左右山头,与敌激战,罗团官兵,大部殉国,但士气极旺……”国民党中央社当年的报道虽是满纸血雨腥风,却略显平实。后代历史学者用了更富感性色彩的描述这场肉搏战:“天崩地裂、神鬼皆惊”!

北平,遍地英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军围攻河北省宛平城。驻守宛平城内的国民党第29军参谋王启元被士兵用绳子系腰缒出城外,去与围城日军谈判(资料照片)。

  北京市昌平区市民杨国庆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南口战役的历史,迄今已搜集关于南口战役的各类文物三千余件。在一次考察中,他曾发现一处被炮火损毁的烽火台,四面墙体都是弹孔,初步数了数就有300多个,有些子弹头还在墙体里面嵌着,足见当年战况之惨烈。

  南口战役,中国军队坚守阵地二十多天,歼敌一万五千多人,击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罗芳珪后来在台儿庄战役殉国,年仅31岁。当时,一位战地记者折下两枝盛开的桃花,默默地献在烈士的胸前。罗芳珪殉国12天后,他的妻子在湖南衡阳诞下他们的女儿罗本忠。

  若干年后,罗本忠撰文纪念父亲:“这血染战地的桃花,不正是31岁盛年的父亲的英魂吗?”

【责任编辑:陈玲云】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