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好人张洪瑞:带着十几个农民进城经商
带着十几个农民进城经商,成功后又出资支持家乡建设美丽乡村
张洪瑞,河北省黄骅市黄骅镇楼西村人,信誉楼集团创始人。
他干过临时工、当过小队委员、会计、生产队队长,曾经为了生计跑五六百里路到山东泰安一带收红薯。
他带着十几个农民进城创建“信誉楼”经商,发誓要搭建一个平台,让有志向的人共同创业、过上好日子。
他诚信、坚韧、处处为他人着想……他的企业从“小卖店”一步步成长,如今年营业总收入64亿元、年纳税额3.25亿元。
企业成功后,他热心公益,反哺家乡,造福桑梓……2008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前不久,他又出资500万元支持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被黄骅市委市政府授予“乡贤典范”称号。
不改本色
当人生走到暮年,回首往事能够无怨无悔无憾,实在是件难得和幸福的事情。张洪瑞做到了。
再次出现在媒体前,是张洪瑞被确诊肺癌的第七个年头。已是古稀之年的他,“阳光灿烂”的向上心态,崇尚真实自然的务实追求,一点都没变。
夏天,一件白背心,外套一件的确良半袖,从不系扣儿,手里拿一把纸扇;春秋爱穿夹克,从不西服革履……寒来暑往,风格不变。
出席会议,他是惟一不穿西服打领带的“另类”。至今也未购置自己的房产,接待领导或是媒体,地点就在位于信誉楼办公楼内的一个两居室。这里既是他的办公室也是住处,客厅里摆设简单:过了时的长条布沙发、写字台、一个刷漆的长条板凳倚靠在墙边、铁皮做成的简易置物架、老辈人用的大水缸……
每天下午四点,张洪瑞习惯喝袋酸奶,吸管用完后,他会用清水涮涮留下来,一张抽纸扯成两半用两次,客人的一次性杯子如果没用过,他也留着自己用……
有人感慨他太节俭,“我提倡享受生活,但反对资源浪费。”他说。
尽管张洪瑞离开老家30多年,可楼西村的老人们都知道“张家有个好孩子”。
19岁那年,张洪瑞到黄骅煤建公司当临时工,负责给挖河工地的煤点送煤,由于干得出色成为“一面旗”,被破格安排到了县食品公司。在食品公司,收猪、杀猪、拉肉、送肉全套的活,张洪瑞样样都干。不管干什么活儿,都是踏实、用心。
后来回村务农,他先后当过小队委员、会计、生产队长。对于生产队的那段记忆,张洪瑞一直津津乐道。
当年,他带的队,劳力少、实力弱,以前干活总拖后腿。他当队长后,生产队员天天睡午觉,可事事拿第一,让其他生产队看着都眼馋。原来,在那个大集体的年代,他就用上了生产“责任制”。割麦子,他把麦垄分成块儿,包片到人,说好谁割完了谁歇着。大伙比着干,很快就割完了。捆麦子,他把大伙儿分成组,再根据劳力强弱派活儿,体弱的人干轻松的活儿——在前面拉“要子”(放捆麦子用的草绳),或者在后面拾麦穗,强壮的人干力气活儿——捆麦个儿,中等的劳力抱麦莆子,这其中,体力较强的抱远的,体力较弱的抱近的。结果,由于分工合理,大家积极性又高,活儿干得又快、又轻松。
1984年创建信誉楼之初,张洪瑞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靠信誉求发展。在别人看来这条路既难走又遥远。可张洪瑞乐得其所,他说:“我这是傻小子拾柴火——就认那块地。”他为顾客着想,视客为友;他为员工着想,为员工搭好戏台;他为供应商着想,规定不拖欠货款、不向供应商转嫁风险、不收受回扣、不接受吃请。如此,才有了31年来,企业的一步步成长。
从当年的生产队长,到如今信誉楼集团创始人,几十年的真实、简单、纯粹,从未改变。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立足当下 赢在未来--“互联网+”时代的新安全人才观(2015-06-07 11:39:12)
- 国外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措施对我国的启示(2015-06-07 11:37:55)
- 福州科技馆:大学生摆摊玩创意 亲子手工活乐翻天(2015-06-07 11:37:22)
- 国际互联网安全日聚焦青少年安全意识的活动与启示(2015-06-07 11:37:14)
- 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科技日”(2015-06-07 11:36:35)
- 网络安全宣传周为网络系上安全结(2015-06-07 11:35:36)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