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州马厂街进行景观整治 改造设计却被“差评”

2015-05-28 08:51:42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陈旻 林姗
  

  被“差评”的改造设计

  在马厂街现场,记者看到已经修整的几段墙体,有部分乳白色的喷砂墙,有部分青灰色的砖墙,有部分则是直接将原来的红砖墙刷成了白色,挂上了宣传画,还露出了侧面的红砖。

  行至爱庐门口,一座新修的青灰色砖砌的门楼突兀地耸立在较低的乳白色围墙之间,大门则是银白色的钢板,与院子里的红砖洋房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此, 在马厂街一带长大、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林先生表示非常不满。“这门楼设计得过高,两边的围墙设计与门楼的风格很不协调,门楼用清水砖,墙却抹灰喷砂。门楼从底至顶全部砖砌,墙却在底部做了石勒脚。此外,墙体的压顶做了装饰线脚,但是线脚与门楼的交接极为生硬。”他告诉记者,“设计师应当看看爱庐现存的主入口门楼做法,当年的设计师对院墙压顶的处理要好得多,压顶从墙体流畅的延伸到门楼顶部,而不是在门楼处戛然而止。”

  “最无法接受的是省庐到忠庐中段的一段墙体,石砌勒脚居然从灰色的墙面延伸到了清水砖部分,然后就撂着不管了。不说两种材料之间缺乏基本的衔接过渡,仅仅这种施工就说不过去。”林先生表示非常痛心,他认为设计师过强的表现欲,导致整体视觉效果不佳,且整条街风格不统一。

  景观改造的材料也引发了部分业内人士的不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马厂街成了各种材料堆砌的大杂烩,体现出对福州近代建筑的“无知”。

  “烟台山区域的历史建筑,在材料选择和使用当年基本都遵循‘统一’原则,与马厂街基本同时期的立新路、公园路和积兴里,常选用的外立面材料就是清水砖,其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主体大多为红砖,1935年后也逐渐有使用青砖的。院墙通常也都用砖砌,为了防水会做石勒脚。”他告诉记者,但在改造现场,花岗岩、喷砂、清水砖纷至沓来,各种规格、尺寸混搭。

  “以马厂街入口段为例,一侧是光洁的花岗岩贴面勒脚,一面是粗糙的虎皮石勒脚,勒脚高度还相差甚远,真应了‘不伦不类’四字。”他说,这些设计的审美水平实在难以恭维。

  福州近代建筑研究专家陈朝军也认为:“设计人员有点闭门造车,表现欲望过于强烈。”景观改造设计者做了一些“自认为尊重历史”的改造设计,如青砖仿古墙等,但马厂街的建筑大多是属于浪漫主义变体解构的小洋楼,特别是围墙有几段大面积青黑色的砖,与现场更不协调,马厂街本来就很窄,大面积运用深色更显压抑。

  “这两年城市‘景观改造’颇多,‘穿衣戴帽’不是不可以,但最基本的‘修旧如旧’都做不到,谈何创新。”林先生认为,马厂街的景观改造和之前引起诸多讨论的立新路、公园路段景观改造一样,都是“穿衣戴帽”的大败笔,足可以作为反面例子,写入教科书了。

  “个人认为,改造工程本是件好事,美化环境、提升安全,且马厂街有些段落的围墙近年来经过整修,并非当年的‘原装’ ,可以增加一些新元素。”陈朝军认为,“如果施工方能先与业主沟通,尊重老宅主人的意见,把改造方案公示、询问意见,也就可能避免事后的纠纷。”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