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海域溺亡多与潮汐有关 椰风寨为易溺点之一
网上疯传的文章
是七年前发表的论文
专家:海底地貌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现在的椰风寨和七年前可能不同
常年在椰风寨附近海域巡逻的救生员庄先生看完这篇文章后表示,“文章应该是好几年前发表的,这些年在椰风寨一带巡逻,并没有遇到,也没有听说这种大面积将人卷进海里的离岸流出现,椰风寨是不是离岸流多发地还有待考证。”
记者随后也在网上搜索到,这篇文章于2008年就已经发表,且作为学术论文出现在《百科知识》杂志2008年19期中。庄先生说:“若2008年椰风寨海域榜上有名,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海底的地貌也随着时间推移产生变化,这里是否还是离岸流多发地,现在也说不清。”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教授潘伟然也表示,离岸流一般是在波浪和地形影响下产生的一个海流,“强流碰上特定的地形,如岸坡变化比较大,或者礁石宽窄变化比较明显的地方,就可能出现离岸流。”然而,海底的地形每天都在变化,椰风寨海域又属于地形较为复杂的地段之一,“这里礁石深浅不一样,有时候是会有一种比较乱的流,不一定算离岸流。”潘伟然说。
离岸流导致80%海难
这说的是国外情况
专家:福建海域的沙滩和国外二三十公里长的沙质平直海岸不同,在凹岸内游泳一般没事
潘伟然说,文章中提到的“80%的海滩死亡事件是‘离岸流’在作祟”,所指的是国外,国外常见那种二三十公里长的沙质平直海岸,且面向大洋,而福建的海域多为曲折海岸,跟国外不太一样,“我们这边很多出现在夹角处,也就是指海岸线有一个凸出去的地方,比如胡里山这种地方,所以只要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到凹岸游泳,一般都没事。”
他解释说,比如涨潮的时候,水流的方向是往里的,水从凹岸进来后,就会往两侧走,像胡里山等这种凸出来的地方,就会有沿岸往外的反向流,方向与进来的水流相反,这些往外的反向流在夹角处汇合,就会有比较强的离岸流。
不过,潘伟然也提到,若在海里游泳时遇到“离岸流”,最好是顺着它的方向走,并发出求救信号,“千万不要往回游去对抗它,要尽可能脱离‘离岸流’的范围。”他说,“离岸流”其实就是一个带状的东西,你只要脱离它,到旁边水流就弱了,也就不容易被带走,“但这种情况就要因人而异了,看个人体质是否可以与它抗衡,有些人就是游不出去。”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小男孩水沟边溺亡 父亲倒背转圈跑盼能起死回生(2015-05-25 11:01:01)
- 美国加州附近海域发生石油泄漏 蔓延数公里(图)(2015-05-20 10:41:42)
- 安溪14岁男孩水潭溺亡 路人报警误报为交通意外(2015-05-17 09:31:53)
- 南海海域进入伏季休渔期(组图)(2015-05-16 20:11:16)
- 黑人男子厦大白城溺亡 目击者称死者是名大学生(2015-05-16 11:54:05)
- 29岁女子坠河溺亡有精神病史 警方:身上无外伤(2015-05-15 07:57:00)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