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海南“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出水文物或是泉州产

2015-05-24 11:37:56  来源:海峡都市报  作者:陈晓婷
  

海南“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出水文物或是泉州产

  出水的龙柱、六棱柱、台阶石(“刺桐会”供图)

  老考古人比对 认为是泉州所产

  该考古爱好者告诉记者,为了证明这些物件产自泉州,他这几天跑了不少地方,去寻找证据。他从网友处,获得了一张20年前,惠安一石雕厂雕刻的石狮的照片。这座石狮子,与三沙沉船遗址出水的石狮子,非常相似。此外,他还从泉州开元寺东塔附近,找到一座石狮子。这座石狮子,跟出水的石狮子,更加相似。虽然出水的石狮子,经过腐蚀,已有些模糊,但从外观上可以看出,它与开元寺的石狮子同为母狮,均为俯身怀抱小狮子。除了造型相似以外,两座石狮子头部的纹路、耳朵乃至神态,都很相似。

  为了证实该爱好者的说法,海都记者找到了有30多年考古经验的泉州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林德民。林德民仔细对比石构件照片后认为,无论是从石头材质、雕刻风格、制作特征,还是从出水的地点来看,都与泉州产的石构件非常吻合。他认为,这些出水文物,基本可确定为泉州运往东南亚的建筑构件。

  “人像和石狮子,均是泉州特产的青草石。”林德民说,而雕刻的工艺,又与惠安的石雕工艺一致。且清朝时期,就有不少华人华侨,从泉州老家,预订建筑构件后,运往东南亚。由于这个航线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珊瑚岛又是泉州到达东南亚各国的必经之路。林德民说,惠安石雕从唐宋时期就开始兴起,因此石构件不太可能是其他地方产的。

  他估计,这批石构件是从泉州出发,运往东南亚的途中,突遇变故而沉没。

  此外,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珊瑚岛沉船遗址发掘出来的石像、石擂(石臼)、石板、石杵等构件,跟泉州发现的诸多石构件有着相似特点。他推测,这些清代遗存在海里的文物,可能来自泉州。据了解,泉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张红兴,上月随同中国水下考古队到西沙珊瑚岛进行水下考古,目前还在三沙市永乐群岛珊瑚岛海域工作。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