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榕肝病专家解读认识误区:比肝病更可怕的是歧视

2015-05-13 09:11:32  来源:海峡都市报
  

榕肝病专家解读认识误区:比肝病更可怕的是歧视

  多年和重度肝炎患者接触,林明华基本只戴口罩,有时需要触诊,她才挤点消毒液洗手

榕肝病专家解读认识误区:比肝病更可怕的是歧视

  早上6点半左右,林明华已经开始查房了

  海峡都市报讯(记者 陈燕燕/文 肖春道/图)林明华陪伴肝病患者已有32年了。32年前,她刚到医院工作,发现医生们穿了白大褂,得再套上隔离服,下班还得狠命洗手20分钟。32年过去了,穿隔离服的时代已成为记忆,但事实上,精神上的隔离服至今未褪去。4月,福鼎姑娘吴昕怡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后,在独居34天后,烧炭自杀,这消息令林明华痛心。

  作为重症肝病综合专业的主任,林明华一边给病人治病,一边通过科普告诉大家,其实肝病不可怕。

  她说,中国是个乙肝大国,病毒携带者近1.3亿,平均十个人就有一个是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中国人很难不与肝病打交道,不歧视、不带偏见,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为此,医生既是医者,也是科普者。

  6点半上班 全医院少见

  清晨6点半,医院里静悄悄的。但林明华已披上白大褂,戴上口罩,走到病床边,低声和几个重病号交谈。

  仅20分钟,她看完重病号,又快步走向门诊楼。一看到她,十多个病人涌上前,将她团团围住。她坐下,逐一给病人开单,嘱咐他们去做各项检查。林明华说,病人赶早上医院,大多想抽血、做B超,还饿着肚子;她早点上班,病人就能早点做完检查,去吃早饭。

  这个上午,林明华一坐下就没起身,一直忙到12点54分,没喝一口水,没去一趟厕所。病人散去后,她才伸了伸僵直的腰说:“今天只看了104个病号,周一看了150多个呢!”

  回到住院楼,林明华煮了碗方便面,这时,已是中午1点43分。她吃得飞快,边吃边抱歉地笑,“早上只吃了碗麦片粥,有点饿。”

  林明华笑说:“医生总叮嘱病人,多喝水,多运动,少吃垃圾食品,自己却做不到。”她经常过了饭点,才随意扒拉几口饭,而她的爱人在省立医院工作,常忙到凌晨回家。两人约定,年纪大了,一周得去公园散步两次;但两人各忙各的,上一次去公园已是两个月前。

  病人吃药“偷工减料”医生急了

  诊室不足10平方米,不停地挤进病人,林明华被困在中间,有点闷,但她不急不恼,说话总柔声细语。直到10时许,来了一对老夫妇,林明华看了空白的病历后,板起脸,嗓门也提高了,“以后不能再这样!”

  原来,老夫妇是从连江赶来的,老太太得了肝硬化,却两年多没复查,自己在家吃药,还擅自把药量减了。最近,儿媳坐月子,老太太一忙,总感觉口苦、口干,老伴这才急了,拉着她到福州检查。

  林明华一看,血液化验单上有多个指标飙升,再一问,老太太已把早先的病历、B超单全丢了,对病史也是一脸迷茫。林明华有点急,迅速开了单,催老太太去做检查,又给她开了药。这时,老人想起,6年前曾在这里住过院,林明华的脸色才缓和。“那栋住院楼已拆了,但住院小结应该能找到!”

  林明华说,肝病是慢性病,病人得长期用药,尤其是肝硬化的病人,需要终生吃药。但不少病人不理解,自我感觉“好多了”,就擅自减少药量,甚至是停了药。每次门诊,遇到“不听话”的病人,她总会板起脸,批评几句。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