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汶川地震七周年:民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新常态”

2015-05-12 18:5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5月12日电 (贺劭清 刘彦君)杨梅芳与女儿宋晓身穿黑衣,12日来到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广场,献上一束鲜花,缅怀逝去的亲友。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为中国民众带来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为唤醒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经中国国务院批准,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设立为中国全国“防灾减灾日”。

  “地震来了应抱头蹲到安全位置,等地震波过去,再让老师带着我们离开。”4岁幼童宋晓用稚嫩的童声说。在她就读的幼儿园中,每学期都会举办地震演练,她的书包里还有一本随身携带的漫画版应急手册。

  今年5月,四川开始试点居民住房地震险,投保居民在遭遇地震等巨灾风险时,每户最高可获15万元人民币保险赔偿。“试点启动时,我觉得偶发性的地震很难激发大家的参保意愿,可没想到,我周围的朋友都在讨论。”西南交大老师陈建奇表示自己准备参与投保。

  今年5月12日,四川省地震局、法制办、应急办、住建厅等部门在成都街头联合举行“科学减灾、依法对应”的宣传活动,普及户外、家庭、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的避震常识。

  除了校园、街头的防灾减灾宣传,四川官方还采取购买社工组织服务的方式,将防灾减灾宣传深入社区。而不定期举办的防灾减灾论坛、地震演练,已成为汶川地震七年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新常态”。

  如今,汶川地震所积累的应急经验多次被运用于玉树、芦山等地震。而尼泊尔强震发生时,尼泊尔籍川大留学生爱中也将汶川地震的救援经验带回家乡。

  “汶川地震时我在灾区负责搜集伤员信息,芦山地震时我救治了两位伤员。”爱中回忆,此次尼泊尔地震第二天他便坐着摩托车查看加德满都7所医院的治疗情况,宣传汶川地震救援经验。在首支中国政府医疗队到达尼泊尔后,爱中帮助不会使用英语的尼泊尔患者与中国政府医疗队进行沟通。

  据医疗队队长杜波介绍,医疗队包含五名公共卫生专家,在为灾区制定灾后防疫工作方案的同时,也在受灾民众安置点和病房张贴尼文、英文宣传单,宣传避灾自救知识和良好卫生习惯。“只有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才能提高灾害的应对能力。”

  “虽然这七年公众在防灾减灾意识上增强,但不能忘记我们曾付出的惨痛教训。”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顾林生指出,早期由于公众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应急知识欠缺,汶川地震时四川有数百人因临时应急跳楼受伤,而芦山地震时仍有民众选择应急跳楼。

  “我们不能简单地跟公众讲‘什么是灾害’,而是让公民有意识地、有责任地参与其中。”顾林生表示,除了开展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集成转化和普及防灾减灾法律知识也同样重要。(完)

【责任编辑:池文娟】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