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74岁老中医坚持坐诊带教 发掘榕城中医文化瑰宝

2015-04-29 09:44:20  来源:福州晚报
  

  30年致力传承保护

  福州中医文化

  萧老是享誉福州的陈氏儿科第7代传人。陈氏儿科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由河南迁来福州,有数百年历史,注重温病治疗和脾胃调理。在此基础上,萧老还重视调肝。他说,比如小儿抽动症的治疗就宜用清泻肝火法,兼健脾、补肾等。

  此外,近30年来,萧老致力于榕医史和学术流派的研究,范围涉及十几个科别,主编了相关书籍8本,参编15本,发表了150多篇学术论文。退休后的科技成果还获过奖。

  说起历代榕医文化,萧老神采奕奕。他说,福州历代中医的文化、流派和学术很深厚,只是总结不够,因而在全国知名度不高。

  福州古称文儒之乡,名医辈出,名著山积,近现代流派纷呈、科别齐全,密学绝招,居于八闽之首。近代榕医仅流派就形成了伤寒派、温病派、气化派、滋阴派、时方派、补土派、攻下派等。

  萧老说,他生于福州,长于福州,弘扬瑰宝、造福桑梓是应尽的历史责任。退休14年来的每个下午,萧老都在积极奔波,寻找散落的榕医学术材料,从古代到近现代福州老中医曾经的医案、处方、手稿等。

  借着自己在中医朋友圈的人脉,萧老四处打听老中医及其家属、后裔、门生的下落,走家串户请求把遗留的资料借他拍照存档。最远甚至去了连江、长乐。

  许多老中医作古后,儿孙不是搬家,就是转行,不好找。有些后辈对萧老的目的存疑,不愿提供。为寻找一位福州名医的后人,他甚至历时3年。

  萧老说,医案与处方能反映医生遣方用药的辨证思路、临床经验,甚至学术流派,对保护和传承发展中医文化很有意义。汇合诸家,还可见古今病状的变迁,水土的异同,兼具了医史的功用。

  而顺带收集中医翰墨,是为了区别中医与西医之间医理的不同。中医与儒家、道家文化关联密切,福州历代医生多为儒医,其中不乏高中进士或担任朝廷官职者,从他们的翰墨中,还能窥探中医传统的医德和修为。

  “我在探访中感受到,历经多年风雨变迁,不少医学文献已经丢失了,发掘整理榕医学术资料是一项时不我待的抢救工作。”萧老说。

  萧老拿出他主编的《榕峤医谭——福州历代中医特色》《壶天墨痕——近现代榕医师锦翰》这两本书,他告诉记者,这两本书收集了历代数百位榕医的宝贵资料。在市中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壶天墨痕》的续集已经交付出版社,接下来的两三年,计划再出第三本和第四本。到那时,福州历代榕医的大部分精髓应该就能基本掌握了。

  2014年,萧老获评“全国名老中医”,他的工作室被评为“萧诏玮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