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在大苗山“捡垃圾”的北大博士

2015-04-18 16:54:07  来源:新华网
  

  攻坚农村垃圾处理难题出发明

  “龙拱模式”关键在于屯级垃圾池,王锋考察了多地的垃圾池,发现各地的垃圾池各有优劣,他决心修建更加适合山区的垃圾池。

  经过他和村干部半年的研究和反复修改,“大方牌多功能垃圾池”诞生。这一垃圾池采用农村土灶的燃烧原理,安装有钢筋炉桥,垃圾进去之后容易晾干、焚烧,造价还远低于同类产品。

  “在这个垃圾池上花的心血,比装修自己的房子还要多。一开始外界并不认可,批评和质疑较多,我们根据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王锋说。这一垃圾池以其突出的优点很快在融水县推广,目前正在申报专利。

  王锋发现,废旧玻璃瓶烧不烂、埋不腐、收集困难,是农村垃圾处理的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王锋走访县、乡废品收购站,还向拾荒者取经。

  经过一番波折,王锋与南宁一家玻璃公司取得联系,这家公司需要大量废旧玻璃瓶。大方村修建了储存量达30吨的废旧玻璃瓶集中点,分类堆放有色、无色和建筑玻璃。同时,由科技厅提供经费,大方村通过每公斤废旧玻璃瓶给予0.1元补贴的方式,引导群众将玻璃瓶运送到集中点。

  “集中+补贴”的机制,解决了农村废旧玻璃瓶问题。融水县投入近100万元修建基础设施,在全县各乡镇推广大方村的废旧玻璃处理模式。

  在一点一滴探索中,王锋从处理垃圾中找到了成就感,也逐渐获得干部群众的认可。当地群众发现,这个北大博士还真有本事,干活扎实、平易近人、思路灵活。

  王锋还在村里各村屯成立了11个“清洁卫生儿童团”,把村里的小朋友变成义务保洁员。他从南宁选购了水枪、望远镜、遥控飞机等玩具,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引导他们参与清洁乡村活动。他还给孩子们开展知识讲座,带着他们一起做游戏,俨然一个“孩子王”。

  “有一天我还没起床,就听见有小朋友的吵闹声,他们早早过来问我今天要不要搞卫生,还叫我去看他们昨天的成果!”说起“儿童团”,王锋满脸都是笑容。他特意邀请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到村里与孩子们交流,给他们发放书籍和北大纪念品,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责任编辑:钟培培】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