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六旬夫妇26年收养40多残疾孤儿

2015-04-18 16:40:40  来源:法制晚报
  

六旬夫妇26年收养40多残疾孤儿

  因为孩子多没有更好的条件吃的非常一般摄/法制晚报记者郭谦

六旬夫妇26年收养40多残疾孤儿

  饭前一个孩子“喂”陈天文吃火腿摄/法制晚报记者郭谦

六旬夫妇26年收养40多残疾孤儿

  郭改然给一个患了脚疾的孩子上药摄/法制晚报记者郭谦

六旬夫妇26年收养40多残疾孤儿

  每年清明夫妇俩都会去悼念已经夭折的孩子摄/法制晚报记者郭谦

六旬夫妇26年收养40多残疾孤儿

  每天早上,陈天文背着一个孩子,其他小孩帮着推轮椅,一家人就这么上学放学摄/法制晚报记者郭谦

  法制晚报讯(记者 侯懿芸)一对山西普通的6旬农民夫妇,经历了坎坷的26年,收养了40多名残疾孤儿,如今,8个孩子已陆续走进课堂。

  用男主人陈天文的话说,他们是从别人眼中的“傻子”一点点变成了今天的“模范”。

  当《法制晚报》记者走入原平市楼板寨乡庄西村这家气味难闻的房子里时,几个眼神飘忽的孩子躺在床上,焦急地张着嘴等饭吃,门口一个孩子双腿蜷缩着拼命往前爬,嘴里含糊着说不出话,其他几个孩子背着书包走向学校。对于这些孩子的未来,夫妻俩充满焦虑……

  缘起

  同病相怜 夫妻收养残疾孩子

  1989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原平市化肥厂工作的陈天文下班带着妻子郭改然往家走。两口子看见路边十几个人在围观。陈天文夫妇发现是个女婴。“这个女婴放在一个纸盒里,又瘦又小,双腿交叉着,一看就是残疾的孩子。”陈天文回忆。

  陈天文天生眼睛残疾,小学一年级时就已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经常受到班里同学的讥笑和讽刺。“自卑”伴随陈天文度过了整个童年。

  “一看到这个女婴,我就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陈天文说,他当时就想先救下这个孩子再说。于是 ,夫妻俩便抱回了这个女婴。这一年陈天文已经年近40,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大儿子已经上了初中。

  从此之后,陈天文多次从大门口、河边和大树下看到被遗弃的残疾孤儿,每次他都抱着“救命”的心态,把这些孩子带回家。

  等到家里收养了三四个孩子的时候,民政局得知了这件事,便主动将一些残疾孤儿送到他家。“那时候没有福利院,民政局就给每个孩子每月补贴150块钱让我们养。”陈天文回忆。

  困境

  家境转变 喂奶洗尿布成生活

  孩子越来越多,妻子郭改然照顾不暇,于是,陈天文辞去了化肥厂的工作,靠种地和妻子一起照顾这些孩子。

  陈天文家不足20平米的两间房子里,孩子一个挨一个地躺在通铺上,他们大多数都是四肢残疾、脑瘫,残疾程度最轻的也是兔唇。

  每晚睡觉,陈天文夫妇都要起夜三四次,挨个给这些孩子喂奶、换尿布,一个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会被吵醒。等到孩子超过6个月以后,晚上不用喂奶了。陈天文刚想休息,新的孩子又会被送来,就这样周而复始。

  孩子从一开始的几个增加到十多个,而民政局每月补贴的150块钱在当时只够买一罐奶粉,陈天文家的光景每况愈下。

  家里的尿布片子堆积如山,家里没有洗衣机,夏天还好,冬天的时候,零下20度的天气下,她只好在河里掏出一个冰窟窿洗衣服。“每次洗完回来,冻得通红的手放在炉子上烤烤,感觉锥心的疼。”

  “不管是感冒、发烧、拉肚子,一个孩子生了病,就会传染给其他孩子。”陈天文说,这些年他们平均一周就要跑两次医院和卫生所,严重的时候几乎天天都要去。

【责任编辑:钟培培】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