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中国特种兵国外魔鬼训练:突遭绑架暴打遍体鳞伤

2015-04-08 09:23:19  来源:新华网
  

  用瓦斯“欢迎”参训队员

  “雷神”突击队组建两周后,21名队员就被送到在国际特种训练界赫赫有名的委内瑞拉“猎人”学校进行培训。

  10月14日晚,委内瑞拉东部某山区,夜色如墨,一辆卡车载着这批中国军人在崎岖的道路上疾驰。突然,公路两侧响起激烈的枪声,卡车猛一个急刹。“下车隐蔽!”“雷神”突击队队长杜志辉本能地大吼一声,队员们迅速行动,但终究没能躲过催泪瓦斯的袭击。霎时,队员们个个涕泗满面,无法睁眼,就连呼吸也感到困难。

  “中国朋友,欢迎来到‘猎人’学校!”袭击停后,一名委内瑞拉少校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进入了实训阶段,接受挑战吧!”

  这里就是“猎人”学校,坐落在亚马逊河谷的热带深山密林之中。该校的校训是:“这里造就的是特种作战中最具战斗力、最凶猛、最有头脑的战士和躯体。”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军人,只要来到这个学校训练,就是一名没有国籍、没有姓名、只有代号的国际反恐战士。

  “猎人”学校每年举办一届专门进行特种作战训练的国际班,学期一般为半年左右,主要为友好国家培训特种作战队员。这所学校的训练特点是,一切从实战出发,设计和制造各种难以想象且超越极限的境况和困难,培训特种作战时所需要的体能、技能、战术,更重视磨炼人的超常意志。

  但对于中国空降兵来说,这一切并不陌生。早在1999年,空降兵某部两名年轻的中尉扈华国、王亚林曾来这里参加集训。面对30多道难关考验,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和过硬的军事素质,成为集训班仅有的两名完成全部训练科目的外籍学员。后来,就是以他们两个为原型,拍成了电影《冲出亚马逊》。

  此次,“雷神”突击队员们将在这里经受三个阶段训练:狙击、爆破和特种突击;跳伞和机降;城市反恐近战突击。

  令队员们终生难忘的是第一阶段最后一周的“魔鬼训练”,也被称为“地狱周”——他们先要携带重约40公斤的武器和装备连续行军7天6夜,总行程约200公里。其中,需穿越草地、河流、原始森林等不同地形,还必须完成河道运送、解救人质、转移伤员、弹药给养输送、军事地形、隐蔽行进等多个科目训练和意志“磨炼”。

  除了事先预知的种种“折磨”外,队员们还要应付一次次飞来的“横祸”。有时候,手无寸铁的队员们正在训练,突然遭到几个蒙面人绑架。他们被蒙上双眼,戴上黑头套,先挨上一顿暴打,随后被扔上卡车,拉出几十公里外,最后关进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逃脱后每个人都是遍体鳞伤。这是一种为了让受训者适应战场残酷环境而组织的“受虐”训练。实战中敌人可能怎么做,“猎人”学校就以什么样的标准训练。

  近似实战的演练,在“雷神”突击队也是家常便饭,目标是锻造一支能“达到一切地域、夺占一切先机、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对手”的过硬突击队。“中国空降兵,好样的!”这是“猎人”学校教官的最高奖赏。

【责任编辑:池文娟】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