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红军烈士祭扫墓 聂惠均老汉终于了却将军心愿
2015-04-04 10:08:23 作者:吴剑杰 来源:东南快报
我们祭奠烈士因为时代需要英雄
“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明日,又是一年清明节。东南快报推出“清明追思·缅怀先烈”系列报道,引起不少读者共鸣。
“以国家意志来宣扬英烈的牺牲精神,除了表达对烈士的尊崇和怀念,很重要的是借此唤起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对东南快报记者说。
从活人到死人,“烈士”一词的演变
“烈士”一词,古已有之。商初名臣伊尹语:“大夫知人事,烈士去其私。”春秋末期孔子也用过“烈士”一词:“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曹操在《龟虽寿》中就自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见,古代所谓烈士,虽有“谓以身殉道,而不屈者”之说,但一般指临危不惧的节义之士,是活着的人。
据福建文史专家卢美松介绍,“烈士”一词在古代特指一些为了某种理想和信念牺牲的人,过去还有“烈女”之称,这都是褒扬的说法。
对于战场上的战士而言,元、明、清时期,对战死军人,都称“阵亡”或“战殁”将士,而不称“烈士”。
《福建党史月刊》中显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抗战殉难者褒称“忠烈”,“烈”字之含意始有所演变。当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政权,仍沿袭元、明、清时期的用语,对在战场上牺牲的指战员,叫“阵亡将士”。
1947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公布施行的《东北解放区爱国自卫战争阵亡烈士抚恤暂行条例》,将“阵亡将士”改称“阵亡烈士”。这是实质性的演变,“烈士”一词始成为现在意义的、最光荣的称号。
1980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第三条对烈士的范围作了更为明确的界定:我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革命斗争中,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称为烈士。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清明期间万寿园将迎12万祭扫者 5日迎来人流高峰(2015-04-04 06:55:28)
- 多地数万墓地现20年缴费“到期潮” 续费成问题(2015-04-03 20:02:41)
- 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排长队 各界人士祭奠先烈(组图)(2015-04-03 19:10:40)
- 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祭祀队伍排长队 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前祭奠先烈(2015-04-03 19:05:51)
- 福州高校组织学生前往马尾烈士陵园缅怀烈士(2015-04-03 18:48:15)
- 8旬老人义务守护戍台将士墓群50年 倾其所有修复(2015-04-03 16:30:13)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福网视听
焦点关注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