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聚焦闽南乡村戏曲市场:流水落花,春正好

2018-11-19 10:26:03  来源:福建日报
  

聚焦闽南乡村戏曲市场:流水落花,春正好

永春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一次乡间演出中,观众以老人和孩子居多。 记者 林熙 摄

聚焦闽南乡村戏曲市场:流水落花,春正好

永春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演员在路边简陋的帐篷里化妆,准备演出。 记者 林熙 摄

  核心提示:

  去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

  社戏,曾是乡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它参与了许多农人的人生要事——添丁加口、金榜题名、生老病死,也见证了农村的许多重要仪式——丰收、庙会、祈福。而今,乡土社会的巨变,悄然影响着乡村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从而引发关于乡村戏曲市场落寞与复兴的讨论。

  在广大闽南乡村,戏曲市场则有着更为独特的生命线。从商业与文化两个角度审视,可以窥见兴盛与式微两种截然不同的乡村图景。一方面,乡村戏曲市场从未消亡,深刻的民俗信仰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演出订单,并生发自成一体的商业生态圈;另一方面,乡村戏曲的观众正逐渐流失,演出的品质每况愈下,请戏更多是一种仪式传承,而非艺术欣赏。

  我们以漳州芗剧、潮剧两大主流剧种为观察样本,试图完成一幅闽南乡村戏曲市场画像。

  对于闽南乡村戏曲而言,正值发展之春。但白璧含瑕,不容忽视。近日,本报记者深入调查,与您共聆繁荣背后的声音。

  “戏窝子”

  28岁的南靖人陈小丹是新晋团长。

  陈小丹高中毕业后开始学戏,辗转于漳州与厦门的多家民间剧团后,入读龙海市芗剧职业中专班。去年农历十二月,正值闽南乡村请戏旺季,她聚集20名行家,在龙海成立长鑫芗剧团。这个规模在龙海属中上水平。

  作为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芗剧的发祥地,龙海素有“戏窝子”之称。芗剧界一代宗师邵江海,早年便在这里学戏、唱戏、传戏。历史上,龙海一度聚集过逾200家芗剧戏班。

  1976年,20岁的康国祥加入国营剧团龙海市芗剧团,他还记得当时农村芗剧市场的红火:“彼时,公办剧团虽已恢复建制,但仍无法满足广大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的需求。一年演了300多场,农历八月出门十一月才回家。”

  在市场带动下,龙海的民间芗剧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或由国营剧团的骨干“下海”创办,或由民间优秀演员离团成立。2017年,龙海市戏剧家协会就当地民间剧团市场开展调研。结果显示,截至当年6月30日,龙海登记在册的民营剧团有43个,未登记或在外地登记的民营剧团约60个,全市从业人员2300人左右,年产值近亿元,占厦漳泉的过半市场份额。

  在陈小丹看来,尽管“传统戏曲已没落”的唱衰声犹在,但闽南地区根深蒂固的民间信仰文化,依然带来民间剧团的巨大生存空间。

  “我们的订单几乎全部来自农村‘谢戏’,既有村社公家请戏,也有私人请戏。”陈小丹列举了村社请戏的几大场景——基于民间信仰的游神赛会演出,譬如关帝神诞日;节日时令演出,包括正月平安戏、五月龙舟戏、冬至祭祖戏等;喜庆演出,诸如添丁、寿诞、入学等。厦漳泉地区,都是龙海各芗剧团争夺的市场。

  因农村经济发展及移风易俗影响,农村请戏市场偶有波动,但整体稳健。官方数据显示,龙海现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1500多个,可供演出戏台2000余个,全年芗剧演出逾1.2万场次。

  漳州另一大剧种潮剧,同样以农村“谢戏”需求为依托,而其主要市场则在广东。

  “潮剧是漳州南部与广东潮汕地区共有剧种。由于潮汕地区民俗信仰活动更丰富,戏金更高,本土潮剧团将其作为主要市场。福建潮剧团占广东的一半市场份额。”诏安县潮剧团团长许小聪表示,目前,诏安县在文化主管部门备案的潮剧团超过20个,算上无证演出以及电唱团等其他形态的剧团,全县潮剧团逾200家。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