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从唯一的进京列车变为最慢的进京列车

K46次风光不再 福州人出行变风光

2018-06-17 00:30:44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朱榕
  

  既是热门车 又是致富车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涌动着经商的热情,通过福建唯一进出省铁路鹰厦线,K46次将福建的商品源源不断运到北方,也将外地的商品带回福建,成为一趟致富车。

  今年65岁的雍万俊上世纪80年代在K46次上当乘务员。他回忆,K46次列车极为热门。到东北做木材生意的莆田人、到北方做水暖器材生意的南安人、外出做服装生意的晋江人,他们的首选就是这趟车。跑服装的小老板们穿着当天出厂的最新服装上车,不用招徕,自会有年轻人围过来问价。列车上也尽量创造条件为他们举办“洽谈会”,让小老板们坐着火车唱着歌就能赚到钱。借着这趟进京列车,福州的茉莉花茶、猪油糕也畅销到沿线的徐州、济南、天津等城市。

  因为这趟车的开行,无数勤劳的福建人走出大山,到全国各地闯荡,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莆田人李进兴的家乡是沿海的一个小渔村,曾穷到盖房得到山上采石头,石头缝之间用水泥抹缝就是很奢侈的事情了。1994年,20岁出头的李进兴第一次乘坐K46次进京打工,经过多年打拼,生意越做越红火。村子里有一两百人也循着李进兴的脚步,乘坐K46次进京,现在生意大都做得很不错。

  难受变享受 苦旅变轻松

  运行初期,K46全程50多个小时,很多旅客只能一站到底,上个厕所回来位置可能就没了。有人开玩笑说,从福州坐火车去北京必须练就“五大硬功”:站功、睡功、饿功、渴功、憋功。

  雍万俊对列车的拥挤还记忆犹新。他回忆说,除了去北京,去东北、西北的乘客都要在北京中转,所以这趟车“一年四季、天天是春运”,到了春运时,人多得像米一样,经常有乘客挤不上车,沿途车站要让年轻员工组成“突击队”上车帮乘客往车厢中间移动,否则站台上的乘客根本上不了车。

  K46次列车先后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牵引的变化,在铁路六次大提速中,时速从原先不足60公里提升到120公里。1994年,K46次运行时间由原来的50多个小时缩短到30多个小时,敞开的“绿皮车”更型为“全封闭式”的空调车,结束了冬天挨冻、夏天被烤的历史,旅客们也不用再修炼“五大硬功”。

  坐车不易,买票也难。上世纪80年代,县长到北京出差买票都是难事,购票之难可见一斑。到了本世纪初,买票也不是易事。2002年,福州的朱小姐到天津读书,每年都要乘坐4趟K46往返,每到寒暑假回家,她都为买票犯愁。有一年,她没买到回家的车票,托人进了站台硬挤上车,幸亏同行的学生让出了半席座位,一路轮换,才熬过了30多个小时。但比起前人,这趟旅途可以说是轻松多了。

K46次风光不再 福州人出行变风光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