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鼓山后屿线面技能竞赛决出冠军

晋安区:正研究传承和保护方案,不会让这门技艺失传

2018-04-22 07:41:44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何佳媛 陈建国
  

鼓山后屿线面技能竞赛决出冠军

鼓山后屿线面技能竞赛现场

  福州新闻网4月22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何佳媛/文 陈建国/摄)昨日上午,在鼓山中心小学操场上,鼓山后屿线面技能竞赛热闹开场。近20个线面架子整齐排开,上面挂满了细如银丝的线面,远远望去好像白云落凡间。

  福州手工线面的制作始于宋朝,已有近千年历史。昨日一早,来自鼓一村、鼓二村、鼓三村的9组18名参赛选手,带着大陶盆、发酵柜等制作器具,赶到鼓山中心小学。

  “线面制作的工序,其实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了。”赶来为参赛的妹妹黄爱贞帮忙的老手艺人黄爱珠说。据了解,传统手工线面需要经过和面、切条、揉条、松条、串面、挂面、拉面、日晒等十几道工序,制作时间长达9小时。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赛选手大多已白发苍苍,年纪最大的一组是69岁的郭寿铨和67岁的黄爱贞夫妻,而年纪最小的郭兴也已42岁。

  “做线面是个辛苦活,要起早贪黑,为了赶早上的阳光晒面,凌晨两三点就要起来准备。一个人做来不及,至少要两个人配合着做。力气大的拉面,力气小的晒面。”黄爱珠说,“做线面要看天气,面干得快的时候,要赶着做,就算饭菜放在旁边,也没有时间吃一口。我和老公都是做线面的,做了快60年,现在都容易胃痛,就是那时候饿的。”

  在鼓山后屿,手工线面的手艺代代相传,老一辈手艺人大多从十来岁就给家长搭把手,渐渐掌握了诀窍。对海内外的福州人来说,这一碗线面是家乡的味道,所以鼓山后屿线面供不应求,老手艺人不再走街串巷地叫卖,而是订单制作。

  黄爱珠告诉记者,做线面太辛苦,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村里会做的大多是老人。“我从初中开始学艺,学成了舍不得丢,但是我同龄的朋友,没有一个会做。”郭兴说,“太辛苦了,我也没有要求我的孩子学。”

  在许多老福州人的记忆中,天一放晴,鼓山后屿满街都在晒线面。这种场景现在已很难寻觅,因此,由晋安区总工会主办的这场竞赛显得尤为珍贵。

  晋安区有关领导告诉记者,鼓山后屿线面是极具福州特色的传统手艺,手工线面艺人的精湛技艺体现了当代工匠精神,晋安区正在研究传承和保护方案,一定不会让这门技艺失传。

  最终,陈雄、郑成俊组制作的手工线面因久煮不糊、晶莹如玉、柔韧滑润、嚼不粘齿而成为此次竞赛的冠军,得到3000元现金奖励。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