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建花灯:穿越千年的流光溢彩

2018-03-17 08:02:47  来源:福建日报
  

福建花灯:穿越千年的流光溢彩

福州温泉公园主题灯组

福建花灯:穿越千年的流光溢彩

安海花灯艺术展学生参展作品

福建花灯:穿越千年的流光溢彩

黄丽凤制作的刻纸料丝花灯《雀之灵》

  传承千年的福建花灯以泉州花灯为主要的创新生产区,漳州、三明、福州等地有作坊,闽西、闽北各地大都有民俗用灯。家族做花灯的老手艺,如何活起来传下去?福建花灯如何在传承中进行改良和创新?如何进一步挖掘福建花灯艺术背后的文化?

  本月初,福建省民协花灯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福建(安海)花灯艺术展开幕式在晋江市安海镇举行。会上,花灯艺人、专家学者就元宵习俗与花灯发展进行研讨,为预防灯会同质化和保护手工技艺把脉,畅谈福建花灯发展的新路子、新思路。

  非遗绝活显特色

  福建花灯历史悠久。据宋《武林旧事》载,福州用纯白玉镶嵌的花灯“晃耀夺目,如冰清玉壶,爽彻心目”,在入京参展的花灯中被列为上品。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制作花灯,苏州和福州最好,福州更在苏州之上。

  随着时代变迁,福建花灯制作手艺不断创新,变着花样满足世人的审美与欣赏追求。

  福建花灯又以泉州花灯为主要的创新生产区。泉州花灯以精致为特色,品种多样,典型的有花篮灯、鲤鱼灯、宫灯、绣球灯、多角灯、荷花灯等,近代又出现了雀之灵、蝶语、印象中国等主题系列组灯。尽管材料千变万化、式样层出不穷,却始终离不开彩扎、刻纸和针刺3种泉州传统特色工艺。

  “从技艺上,福建花灯可分为无骨架刻纸料丝灯、彩扎灯、骨架灯、针刺灯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李尧宝刻纸料丝花灯。”福建省民协花灯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尧宝刻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丽凤说。

  李尧宝出生于泉州一个油漆画及刻纸工艺世家,他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描、剪、刻、剔等手法,把刻纸技艺和料丝艺术相结合,创造出无骨架刻纸料丝花灯,成为南方刻纸流派的代表性人物。

  “这项由我外公李尧宝首创的制灯技艺,集多种特色于一体:通体没有骨架,用刻纸技艺完成局部装饰,独具闽南古建筑特色彩绘、镶嵌玻璃料丝工艺。”黄丽凤介绍,镶嵌玻璃料丝工艺目前在国内濒临失传。

  站在外公李尧宝和母亲李珠琴两代大师的肩膀上,黄丽凤不但像祖上那样操刀,而且大胆融入现代思维与其他艺术表现手法,最终掌握了无骨架刻纸料丝灯和刻纸两项非遗绝活。

  “刻纸艺人之所以少,是因为善画者不善刻、善刻者不善画——而刻纸技艺,二者缺一不可。”黄丽凤说,刻纸看似简单,其实,一件好的刻纸作品光构图就需要几个月时间,每件作品都要几易其稿才能最终成型。

  泉州花灯的彩扎灯,包括人物彩扎和动物花鸟彩扎,按照花灯所需内容事先做好精致的彩扎人物、动物和花鸟,装饰于花灯外部。制作一盏彩扎灯需要七八道工序,如设计造型、扎骨架、制光装灯、裱糊、镶金线、上色、装饰等。

  “福建花灯另一类为民俗用灯,大多用剪纸、竹篾为主要材料。”黄丽凤说,福建花灯要创新,就要吸收新的元素为己所用,如果不创新,按老调去做,路就会越走越窄。

  游灯赏灯寄乡愁

  福州素有灯市旧俗,明代万历学者王应山《闽大记》有“沿门悬灯,通宵游赏,谓之灯市”的记载。南后街作为三坊七巷中轴线,曾是福州市区传统花灯最大的制作和售卖集市。

  如今,这一传统习俗,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渐渐造成留住技艺的文化品牌。

  在刚刚过去的福州鼓楼元宵灯会上,人们既可以尽情欣赏五一广场和温泉公园两大主展区的各色灯展,又可以随意领略主次干道街景小灯组的别样精彩;既可以

  逛一逛非遗文化展示区,又可以看一看专为孩子们准备的童话题材灯组。值得一提的是,温泉公园的“时光隧道”“海底世界”,营造出动感的灯组和亮灯效果,让孩子们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据福州鼓楼区宣传部副部长叶朝榕介绍,今年灯展的花样品种是历年来最多的,除了传统宫灯、红灯笼、中国结灯等,还有现代风格的流星灯、蝴蝶灯、五星灯等,以及用LED灯组打造的纯光雕,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赏灯体验。

  同样,在泉州,花灯技艺借助手艺人的巧手,留住不夜天,留住浓浓的乡愁。

  “游灯、斗灯、赛灯是泉州闹元宵的主要内容。斗灯,就是每家每户各自做一盏花灯,制作过程保密,等元宵节当夜,街坊邻居相约在街巷游灯,大家一起评选出最漂亮的花灯。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黄丽凤说。

  今年在晋江安海镇举办的福建省首届花灯艺术展上,千盏特色花灯绚丽多彩,由当地民俗艺人采用“结彩塔”传统装饰手法打造的“白塔点灯”大型座灯,以白塔实体6∶1的比例制作而成,灵活运用3D全息造影技术,外形古朴典雅,造型创意迭出,引得行人驻足观看。

  古老花灯迎新生

  不过,传统花灯一度式微。曾有一段时间,民俗文化被淡忘,很多民间艺人不得不转行。

  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06年,泉州花灯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福州南后街花灯制作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泉州闹元宵习俗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不仅如此,借着“两马同春闹元宵”“元宵灯会”等活动的春风,古老的福建花灯迎来新生,旧时满城灯火的盛景渐渐再现。

  为保护传统的花灯制作工艺,各地相继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福州鼓楼第五中心小学邀请花灯制作非遗传承人郑祥霖担任教师,开展花灯制作教学。此次鼓楼区元宵灯会设有专门的非遗文化展示区,还展示了小学生扎的100盏传统花灯。

  对于家族传承的福建花灯传统工艺,又有何作为呢?

  “福建花灯工艺精湛的艺人相对集中在泉州市区。以李尧宝为主的花灯设计制作工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技术工人有18人之多,后因历史原因,转变成家庭作坊。”黄丽凤介绍,目前,泉州市区的灯会规模不断扩大,养活了一批花灯艺人,刺绣、制花等工艺厂的工人也纷纷加入到花灯制作的行业来。

  “民间艺人应该与媒体加强合作,增强自身推广能力,跟上社会发展和市场发展的步伐,更好地发挥手工艺技法在现代灯会中的作用。”福建省民协副主席曾章团说。

  在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晓戈看来,这几年在各地大型花灯庆典的带动下,传统花灯开始升温,很让人欣慰。需注意的是,眼下看花灯的人越来越多,买花灯的人越来越少,如何保障这个季节性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相关部门多关注、多支持。另外,可以考虑多举办一些花灯装饰绘画竞赛,将福建花灯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再借助新兴媒体进行传播,吸引年轻人加入到花灯艺人行列。

  “民间文艺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福建省民协花灯艺术专业委员会花灯活动实践基地落户安海镇,民间文艺工作者应抓住这一机遇,扎根生活沃土,挖掘花灯艺术背后的文化,多下大力气培养新人,为民间文艺发展增添后劲。”福建省民协主席李豫闽建议,今后,要充分发挥花灯专委会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异地花灯艺术文化交流,让福建花灯走出国门,扩大福建花灯在海内外的影响。

【责任编辑:刘必泳】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