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国医大师”养成记:从医63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

2017-07-05 09:58:21  来源:东南网
  

  6月29日,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30人名单在京公布。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下称省二人民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杨春波荣获“国医大师”称号,成为我省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医师

  东南网7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福建卫生报记者 林颖 谢月 黄波)杨春波,83岁,脾胃病科主任医师,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从事中医药工作63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他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百名入选老中医之一,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13年,被评为福建省名中医,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代表闽派中医实现“国医大师”零突破,杨春波是如何做到的?

  创新理论成国家标准

  谈起荣获“国医大师”的称号,杨春波谦虚地说:“我觉得自己还没到那水平,可能是因为年龄大,从医时间久吧。不过,这下反而让我更有压力,要做得更好。”

  1934年,杨春波出生于仙游县的一个中医世家。11岁时,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中药制作技术。14岁,听从长辈安排,他辍学,全心跟随医名显扬的四叔杨嘉端学医。四叔的教学方法颇为苛刻,凡病症有问才答,决不轻易赐教,逼得杨春波只能靠勤记、勤思、勤问和熟读经书的方法学艺。三年后,他已能助诊和远诊,19岁,开始在药店坐堂,并深得病人信赖。

  1957年,杨春波考上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彼时福建中医界的最高学府。毕业时因成绩优异,从仙游选调到福建省中医研究所,跟随名老中医李建颐临床学习,总结其治疗肿瘤病的经验;跟随温病学家吴云山治疗“乙脑”及其他疑难杂症。

  在十几年后,这些经验发挥了巨大作用。上世纪70年代,杨春波被调往南平松政县(当时松溪县与政和县合并为松政县)第一医院工作。那几年,“乙脑”流行,由于山区卫生条件差,死亡率极高。他仔细分析了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根据不同证型选方用药,并配以针灸,疗效特别明显。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当地“乙脑”病人死亡率由原来的20%下降到2.46%,且恢复期明显缩短,无后遗症。他因此名噪闽北。

  没多久,杨春波又调回省里,更加如鱼得水。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西医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杨春波率先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名为“胃痞”,被采纳为国家标准,并主张分为气虚湿热和阴虚燥热两类证型,用胃炎Ⅰ、Ⅱ号合剂治疗,强调益肾作用。

  福建人脾胃湿热证比较常见,他和学生们在国内率先开展脾胃湿热理论的临床调查。结果发现,脾胃湿热证除了影响消化系统,还与循环系统,血液、神经系统等11个系统,72种疾病都相关联。于是,他创新提出“大脾胃”概念,研究结果被国内临床广泛引用。此外,他还制定以临床为基础的脾胃湿热证的辨别标准,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采纳。

【责任编辑:燕宇】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