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远山在呼唤——追记福建古田县庄里村党支部书记周炳耀

2016-10-24 11:35:15  来源:新华社
  

  誓言无声——“我的责任,必须要去”

  周炳耀住的房子位于溪畔,是在外打工的哥哥周炳铨多年前盖的。周炳耀一家一直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老屋里,周炳铨看不下去,将房子半卖半送地给了弟弟。住了7年,楼上还没装修;楼顶天台漏水了,一直撂着。因为没钱,也没时间。

  周炳耀的妻子刘冬菊患脑垂体失调症,体弱多病,基本失去劳动能力。忙完村里,周炳耀得回家做饭、做家务,打理自家的菇棚,还得挤时间打工,替人家安装彩钢瓦……周炳耀一直是兼职村支书,每月工资1200元,家庭压力大于常人。

  周炳耀走后,沉浸在悲痛中的家人,回忆起周炳耀,都是美好和温馨。

  “和他结婚20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过争吵和埋怨,一直是他照顾我,晚上给我刮痧。去年10月,他腰椎间盘突出,痛得直叫,一个礼拜都出不去,我帮他揉。”刘冬菊说。

  “每次回来,爸爸什么家务都不让我干,连碗都不让我洗,说你在婆家辛苦,回来就好好歇着。”女儿周巧兰上次回家时,用手机悄悄录了一段父亲洗碗的背影,这是她记忆中父亲最后的形象。

  “三、四年前,秋天天冷了,矿上活多,忙不过来,他就跑到辽宁帮我拉石头,干了整整一个月。这是我爸最后一次出远门。”儿子痛忆。

  让周炳耀最不安的事是因为没钱,垫给村里的钱一直报不回来,儿子领证多年,孙女都出生了,没有补办婚礼,觉得对不住孩子。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带妻子坐坐动车和飞机,去厦门看看,因为她最远只到过宁德……

  “他平时很省,出门口袋里会装几百块钱,人家有需要就掏给别人。心里只装着村里,在家里吃饭,常常吃到一半就放下碗筷走了,因为总有人找他办事。”刘冬菊说,“我们都理解他,不会埋怨。”

  9月14日晚,子女打来电话问候即将到来的中秋节,这是他们与父亲最后的通话。

  几个小时后,15日凌晨,超强台风“莫兰蒂”登陆,狂风暴雨袭击庄里村。

  早上5点多,周炳耀提前起床,穿上雨衣,在如注大雨中与村支委一起,一处一处巡查,一家一家叮嘱。周炳耀办事认真仔细,按照上级防汛抗台工作会议精神,预案、部署、排查、转移……该做的做了好几遍,他仍不放心。

  窄窄的庄里溪,成了暴雨唯一出口,溪水夹着泥沙和各种杂物狂泻而下。涌至村中一桥洞,杂物堵塞,溪水陡然暴涨,越过桥面近1米,危及附近7户土木结构房子。周炳耀见状迅即趟过去,狠命拔走堵塞桥洞的竹竿。竹竿松动了,疏通的水流瞬间加速,眨眼间,“气旋”般地将周炳耀强力拽入、吞噬、卷走……

  这一幕,快得没法反应,没有任何声音!

  妻子刘冬菊的心里,一直回放着与丈夫分别时的最后对话——

  “雨那么大,我跟他说,不要出去了。他说,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我的责任,必须要去。”

  石板桥跨过小溪,溪水早已回落,一切归于平静……记者寻至周炳耀殉职处。其时,距离那一天过去半个月。

  庄里溪水挟着台风过后的枝叶,流过石板之下的桥洞,流下山脚。循着溪流眺望远山,无声而壮烈的一幕恍若眼前,村民们对周炳耀最后发出的呼唤重现耳畔。

  一声声呼唤,发自肺腑,迴响天地,震撼人心。

  这一刻,让生命永恒。

【责任编辑:钟培培】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