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支书耀仔再掀网友点赞高潮:人民公仆的真正榜样
短短一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向一名来自基层的党员干部致敬。
他叫周炳耀,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卓洋乡庄里村的一名党支部书记。9月15日中秋节,今年第14号强台风“莫兰蒂”登陆福建。当天清晨6时,周炳耀在例行巡查时发现村里一处涵洞被堵,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紧要关头,他站上桥面疏通涵洞,却不幸被洪水冲走,终年45岁。
周炳耀生前留影。
10月17日13时36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H5新媒体产品《致敬|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该产品以漫画的形式还原了周炳耀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献出宝贵生命的过程,同时呈现他的妻子、儿女以及当地村民对其离去的不舍和痛心。
产品推出后,周炳耀的儿子周铭灿、女儿周巧烂第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并评论,“亲爱的爸爸,我们想你了。”各大网络、客户端、微信和微博也对“好人耀仔”H5新媒体产品进行转载,网友纷纷转载、自发刷屏,向周炳耀表达敬意。
截至10月23日12时,澎湃平台“好人耀仔”H5点击已达147万,网友通过澎湃H5献花数逾57万。澎湃新闻、东方早报的新浪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对该条新闻的阅读、转评量总计超过174万。
与此同时,包括《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在内,国内知名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村支书周炳耀引发的带头典范作用,还在继续传播、发酵。
《新京报》电子版版面截图。
《南方都市报》电子版版面截图。
《光明日报》电子版版面截图。
《经济日报》电子版版面截图。
《中国青年报》电子版版面截图。
“最穷”村支书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曾指出,“老区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党的感情深厚,他们奉献的多,索取的少。”
周炳耀正是这样的人。
10月18日,《新京报》发布长篇人物特稿《村支书周炳耀的最后一天》,全方位描绘了在子女、妻子、同事和村民眼中伟大而又平凡的周炳耀。
报道提到,9月19日,古田县殡仪馆,花圈排满了三面墙,前来悼念的村民排到了殡仪馆外。不少当地民众从没有见过这么隆重的葬礼,有人问,“这是多大的官,怎么来那么多人?”
这天正是周炳耀的葬礼,村民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向这位倒在岗位上的好干部献上自己的哀思。甚至有在湖北、浙江务工的村民辗转回乡,就是为了在周炳耀的灵前扎扎实实地三鞠躬。
周炳耀是怎样的人?
据《南方都市报》10月19日报道,今年45岁的周炳耀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周炳耀的父亲周新柜曾长期担任村干部,妻子刘冬菊体弱多病,脑垂体失调症影响正常劳作,但她始终支持丈夫工作。
如果不是这次意外,周炳耀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和妻子感情很好,儿子周铭灿去年年底刚刚有了可爱的女儿,周炳耀也因此“升格”做了爷爷,正享受着天伦之乐。
但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并不宽裕,周铭灿和爱人虽已领证,还没举办传统婚礼。周炳耀的女儿周巧烂尚未出嫁,跟着未婚夫在海南务工。
除了儿子、丈夫、父亲、爷爷,周炳耀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党员”。
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周炳耀算得上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他从2009年起担任庄里村党支部书记,至今连续当选三届。入党13年,周炳耀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真难为他了,修自来水、村庄道路硬化、自然村机耕路改造,都是炳耀带头垫资,村里有下拨资金时才能还上。”庄里村前任村支书周宁德说。
身为党员、村支书,周炳耀所做的一切朴实却真切。2014年,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庄里村急需硬化水泥路,却筹集不出更多的项目款。情急之下,周炳耀把家里准备用于儿子举办婚礼的几万元积蓄,无偿借给村里。
2015年,为了让村里70多位老人有个娱乐休闲的地方,周炳耀带头垫资,其他村干部纷纷响应,很快筹集到17万元,买下了一栋闲置的房子,改造成老人活动中心。由于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垫资的钱至今无法归还。
接连“自掏腰包”为村里做事,让周炳耀原本就不富裕的小家庭背上了不小的债务。对于这一切,周炳耀从未对外说起过。
“他是村两委中最穷的一个,但为了村里发展,他也是最慷慨的一个。”村主任刘长务说,村里现在还欠周书记3万元钱,“前两天,信用社的信贷员来,我才知道,周书记外面还欠着6万元贷款。”
一名宁德当地干部在听说了周炳耀的事迹后这样写到: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我们要学习周炳耀同志是怎么做事情的,他在抗台工作中身先士卒,以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全力救灾,因公殉职,他的行为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奉献的多,索取的少。”习总书记这句评语,正是对党员周炳耀、村干部周炳耀、村支书周炳耀最好的总结。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