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医生”林发明:“爱”上钢筋30年
工作中的林发明。
福州新闻网9月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李白蕾/文 张人峰/摄)一根直径6毫米、长50厘米的钢筋插到检测仪器里,上下拉伸,突然发出一声巨响——断了!实验人员记录下钢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2吨多。
看起来枯燥无比的实验,在今年“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博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室主任林发明眼里,却是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为此他醉心于此已30年。冰冷的钢筋在他手里仿佛变成一件有温度的艺术品,看得出他对自己的职业是“真爱”。
林发明说,工作时他就像一名“医生”,“每项工程的建材都必须经过检测,作为检测人员,我们的责任就是发现有问题的建材,不让带病建材用到工程上”。
一根普通钢筋,在林发明的“医院”里要经过哪些“体检”步骤?昨天,林发明带着徒弟倪磊给记者做了一次全过程演示。
第一步是测量“身高体重”。电子秤和钢尺上场,按规定,每批钢筋需要送检5根,每根不短于50厘米。
第二步是“打点”。用标距仪在钢筋上每隔5毫米打一个点。这是做钢筋延伸度检测的基础工作,延伸度越好说明质量越好。
第三步是测量钢筋最大拉力。市面上常用的钢筋直径从6毫米到36毫米不等,粗细不同,所能承受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也不同。“我们实验室配备了10多套仪器,可应对大小不一钢筋的检测,最大设备拉力有200吨,这种仪器全市只有两三台。”林发明自豪地说。
第四步是测量断面。记录钢筋断面状况,进行数据采集。
第五步是冷弯实验。用仪器把钢筋弄成V形,检查弯面有无裂纹,这直接影响到钢筋受力时的破坏程度。
林发明说:“你们觉得钢筋又脏又重,我却觉得它很可爱。钢筋就像人的骨头,建设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钢筋延伸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实程度,对构筑物整体安全起到重要作用。责任这么大,所以我们做实验毫不含糊。”
作为林发明的老同事,游金城忍不住说起林发明对工作的“痴”:“贵安新天地,罗源滨海新城,螺洲大桥南连接线,地铁1号线、2号线,环南台岛路这些重点项目我们都有参与,最忙时一天要检测100多组建材。老林只要站到仪器前就忘了时间,不是肚子饿得咕咕叫根本就想不起来要吃饭。”
倪磊是林发明一手带入行的。他说:“师傅是一个特别坚持的人,今年50岁,做这行跟他同年纪的人不多了。我好奇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天天面对新东西,保持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就不会觉得工作枯燥。”
“每根钢筋每组数据都不同,遇到特殊的数据就得研究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很有意思吗?而且,我们的工作不只是检测钢筋,还检测混凝土、水泥,那些实验更有意思呢。随着科技发展,建材产品在与时俱进,检测标准也在更新换代。学习新标准、学用新设备、研究新数据,都乐趣无穷。”林发明说。
这份坚持让他成为我省业内专家库90人之一,参与省住建厅40余场建材检测技能上岗培训班授课工作,为全省培养了5000余名检测人员。2014年,林发明还参与了省房建检测实验规程地方标准编制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建材检测名家。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