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建梅兰芳”郑奕奏:心系闽剧一生情,留得芳名共到今

2019-10-17 18:06:37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郑旭
  

  【人物名片】

  郑奕奏(1903年~1993年),福州长乐人,闽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艺名传康。11岁入儒林班“善传奇”学戏,最初从“京鼓吹”艺人陈幼容学唱段,从“平讲班”艺人陈金福学表演。13岁得“善传奇”班的教戏师傅、京剧和昆曲演员吴善宝的指点。所灌唱片畅销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影响甚广,被誉为“福建梅兰芳”。

  郑奕奏先后担任福建省实验闽剧团艺术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戏曲研究所舞台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福州新闻网记者 邱陵 实习生 郑旭

“福建梅兰芳”郑奕奏:心系闽剧一生情,留得芳名共到今

  年轻时的郑奕奏

  1894年,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出生于北京前门,开创了中国京剧界的一个新时代。九年后的1903年,另一位戏剧大师出生于福州长乐,他就是闽剧旦角表演艺术家郑奕奏。他的唱法哀怨婉转,配以衬词,一唱三叹,韵味无穷,时人称之为“福建梅兰芳”。

  虽与梅兰芳联名多年,但是一南一北相距千里,郑奕奏与梅兰芳却不曾谋面。

  直到1954年,郑奕奏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遇到梅兰芳,二人双手紧握,互谈钦佩之情。会后,梅兰芳邀请郑奕奏到家做客,主人盛情,宾客感奋,梅兰芳在郑奕奏的玉照上题诗一首:南北艺人感同深,留得芳名共到今,见晚如逢亲手足,应将肝胆照知心。

“福建梅兰芳”郑奕奏:心系闽剧一生情,留得芳名共到今

  1956年,郑奕奏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毛主席亲切接见了他。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正是因为郑奕奏的横空出世,带动闽剧进入一个繁荣鼎盛的时代。郑奕奏在这一时期先后主演了《新茶花》《孤儿血》《黛玉葬花》等100多个剧目,创造出独特的唱腔风格,总结出“素、净、休”与“快、紧、收”六字舞台表演艺术经验,形成“郑派艺术”,为闽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郑奕奏是福建省戏剧界唯一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并被周总理誉为“北梅南奏”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一生,从38岁离开舞台,授艺传徒逾五十载,铸就了闽剧事业的辉煌。时至今日,福州三山陵园建造的“闽剧泰斗郑奕奏纪念园”常年开放,长乐市博物馆的闽剧厅内立着一尊他的雕像,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纪念他,就是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闽剧这一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贫寒家境育戏才,民间掀起盛大的看剧热潮

  1918年春末,南台瀛洲戏园的戏台上挂着“善传奇”的门帘。戏台下是攒动的人头,人们都在期待着今天会带来什么样的新剧。

  舞台上,幕景是纸醉金迷的夜色,一位少女侧坐在琴凳上。一台脚踏式的风琴让台下的观众都纳闷:这玩意儿是啥?待音乐响起,观众恍然大悟,原来姑娘弹的是外国琴。“想起青楼苦最多,飘茵落溷泪滂沱……”唱腔委婉凄凉,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伴随着剧情的起伏,台下观众的心情也在不断波动着,实在是动人肺腑。

  原来,这是时装戏《新茶花》,一经演出就轰动了榕城,连续满座三个月,二、三年不辍。观众们深深地记住了台上扮演查耐冬这一角色的郑奕奏。民间流传:奕奏自弹西洋琴,满台泪洒新茶花。那年,他正满16岁,这也是他首次领衔主演的成名之作。

“福建梅兰芳”郑奕奏:心系闽剧一生情,留得芳名共到今

  长乐博物馆的闽剧厅,立着一尊郑奕奏的雕像

  然而,观众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光彩,他们不知道,年纪轻轻的郑奕奏在幕后付出多少艰辛的汗水和努力。

  剧中有一段长达26句的中心唱段,导演要求不得由后台乐队伴奏,演员必须自弹自唱,这样才显得自然、真实、感人,以达到情景交融的舞台艺术效果。首选的是风琴。这个“洋玩意”,不要说郑奕奏从来没摸过,就是师傅、师兄弟也都没弹奏过。郑奕奏把琴抬进宿舍,每天晚上戏一落幕,就回来苦练到下半夜两点。经过个把月的练习,他不但学会了弹奏风琴,还开当时艺人之先,学会了简谱。

“福建梅兰芳”郑奕奏:心系闽剧一生情,留得芳名共到今

  年轻时的郑奕奏

  时间倒退回1903年。这一年,郑奕奏出生在福州长乐马头村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郑增宝原本是当地的邮差,失业后来到福州油巷下双杭救火会做杂工。

  8岁的郑奕奏,很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父亲工作的地方不远就是一家薪炭店。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郑奕奏挑起扁担运柴把。因为年纪小,干活勤快且吃苦耐劳,大伙都送他外号“柴把奏”。

  运柴把的船只往往不能准时靠岸,郑奕奏经常挑着一根扁担在渡口上等候。寂寞无聊时,他就坐在青石板上放开嗓子,唱起当时福州街头流行的《一枝花》《撑船歌》《流水歌》等民间小调。

  1910年,“善传奇”老板张吓渠在渡口散步时,发现了这么一个唱着福州小调的小孩,认定他就是一个好苗子,决定买下郑奕奏到戏班学艺。此时郑家正穷得无米下锅,为了让孩子吃饱饭,父亲答应了张吓渠的要求。但他拒绝了100块大洋“买断”的要求,只收下6块,想着若儿子学艺不成,可以免受羞辱得以“退货”。

  由于年龄小、长相俊、嗓子好,戏班老板给他“开小灶”,让“京鼓吹”艺人陈佑榕专门教他唱腔,永泰傀儡班、“平讲班”师傅陈金福专门教他表演,还有京班徽昆师傅、人称“状元戏子”的吴善宝传授技艺。但是,过去学唱戏很苦,师傅要求特别严格,每天五六点起床练功,到十点才能吃早饭,稍有差池,或者多日仍没学会,就打手掌、罚跪。

“福建梅兰芳”郑奕奏:心系闽剧一生情,留得芳名共到今

  郑奕奏表演剧照

  崭露头角以后,找郑奕奏订戏的人踏破门槛,喜欢他的人自发组成“粉丝团”,那时叫“扛奏团”,有诗社扛奏团、银行邮政扛奏团、商家扛奏团、民众扛奏团等,这或许是福州闽剧史上最早的“粉丝团”。

  在福州人眼中,他是蜚声艺坛的名人。但在老板眼中,他成了“摇钱树”。每天需要演出两场,而且需要经常上山下乡,翻山越岭。过度的劳累摧残着郑奕奏的身体,终于在19岁那年,他倒嗓了。

  倒嗓,对于一个戏剧演员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意味着不能上台表演。郑奕奏只好暂时退出舞台。那时,福州有两个郑奕奏的老戏迷,一位名郭知珠,一位名庄执夫,都是福州城有名的学者。见他退隐于家,便毛遂自荐义务为郑奕奏补习文化。

  出生在乡村,那时还大字不识一个的郑奕奏跟着两位老先生学习了四年的文化,不仅扫除了文盲,还打下了一定的古文基础,对阅读剧本分析剧情,理解主题,塑造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大作用,为提升艺术素养铺平了道路。

  1927年,郑奕奏嗓子复原。1929年,郑奕奏被聘到赛天然戏班,重新开始自己的舞台演艺生涯。在《百蝶香柴扇》这出戏里,他从28岁演到35岁,场场爆满,特别是“妆台前”“三杯酒”“公堂告”的唱段,脍炙人口,传唱不衰。

【责任编辑:钟培培】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