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乡变奏曲
罗源湾南岸,有一座号名下屿的海岛,她就是我的家乡。 说下屿岛是个美丽的地方,是因为她不仅拥有广阔的海域和滩涂、还有海鸥,帆船和码头,以及一个魔术一般随潮汐自行吐纳海水的港口。
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就在这座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岛屿上渡过。
可是,这个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的海岛渔乡,当年想吃一条鱼都难。我印象深刻的是,九岁那年,岛上人家吃鱼要靠县水产站供应。我手执户口本,在村东头码头上的水产站门口排长队等待买大黄鱼。全岛七百多户只有一个供应点。水产站又只有一个姓梅的公家人负责卖鱼。排队买鱼一般都要等上半天甚至一天。过年时,排队买鱼的人挤挤挨挨。有一次等到夜里十点多才轮到卖给我三条总量不到三斤重的鱼。一次,我的一个表弟排队时,看着长长的队伍,情急之下,他随大人遛进鱼仓,自行挑选了几条较大的鱼,结果被姓梅的人抓住,认定是偷盗公家的鱼,终被送到大队处理。 凭证排队购鱼的事直到1976年8月我参加工作后,依然如此。
当年,在排队的时候,面对仓库下的大海湾,我曾痴呆地想过,罗源湾的海这么大,又有这么多的舢舨船,为何不能自己捕鱼去?后来才懂得,我们的渔民只能按规定从事海带或紫菜养殖。如果一定要打鱼,只能在罗源湾里讨小海,捕捞些小鱼小虾。所有船只的大小橹枝统一归大队的“三保站”管理。用船出行必须登记,并按规定如期将橹枝归回原处。
几年后,新的政策来了。用渔民的话说,这政策犹如一阵春风,掀起了罗源湾的层层浪涛,把沉睡的大海唤醒了,把渔民沉闷的心情激活了。于是,海岛舢舨船的用途大了。渔网多起来了。不仅小舢舨船装上机器,大的渔船和大的渔网出现了。远洋捕捞业兴盛起来了。大船开出了罗源湾,一直开到了印尼海。一船一船各色各样的鱼从远海运了回来。谁都记不清楚,那个以供应鱼类为主要任务的水产站人员哪一天悄无声息地从海岛消失了。乡亲们不再为吃鱼而忧虑发愁了。 几年后,大约是1991年的春天,又来了一个新政策,这就是“海上福州”建设战略出台。乡亲们觉得,“海上福州”之风,比上一阵子的春风更加和煦,更加温馨,更加喜人。因为“海上福州”建设战略告诉乡亲们,只有对海洋生态有益对海洋渔业发展有利的事都可以干!
地处“海上福州”建设前沿的下屿岛的乡亲们再沐春风,一个个全挽起了裤管撸起了袖子,纷纷向大海奔去。
我的好友郑仕立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知他从哪里学来了一套,用几块木板钉成正方形的架子,再绑上几粒白色的泡沫球,放到海里去,架子下系上一张网,然后把海里捕来的或从外地购买来的鱼苗,放到渔网里养着。大家就将这种养鱼法叫做网箱养殖。没有多久,从郑仕立开始时的几排网箱,到家家户户全部投养,偌大的罗源湾南岸几乎排满了渔排。原来空置着的闲海顿时成了一片鱼海。黄的真鲷、白的鲫鱼、黑的包公、银的鲈鱼、金的石斑,品种琳琅满目,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全。过去只能在远海才能捕到的橙色大黄鱼也养上了。后来,连鲍鱼、虾蛄、梭子蟹、东方豚、美国黑斑和红鱼等也成了网箱养殖项目。这样,过去依靠大船到远洋捕捞的作业嘎然而止,实现了从竭泽而渔到放苗养鱼的改变。几千上万个的网箱就在家门前,大部分人家干脆还把家建在了渔排上。乡亲们除了销售之外,自己想吃的时候,只需手执一个笊篱似的网兜,往网箱里一捞,什么鱼和虾都有,重要的是,所有的海产品都是活蹦乱跳的。比如,要是活煮大黄鱼,只需一锅清水,加些许盐巴,出来的汤就像牛奶一样的鲜白又甘甜,品质和天然的鱼几无二样。外人都说,我的乡亲们是坐在渔排上享受日子又发达发财的。网箱里养的鱼,不管渔网疏和密,都有漏网之鱼,这可把喜欢垂钓的外客吸引来了。这样,我的家乡自然又兴起了垂钓旅游渔业。海岛和外面通上路后,每天进岛垂钓的车辆都有几十部。
一业兴百业旺。网箱养殖业大发展后,郑仕立和他的伙伴们合作办起鱼苗虾苗培育场。一年四季不停地培育出各种各样的鱼苗和虾苗。这样,养殖户不仅成本低了,也方便了。从1997年起,乡亲们只需坐在渔排上,每天自有外地经营海鲜的生意人上来。一篓篓、一网网、一箱箱,活生生的海产品从海岛运往全省各地。与当年排队买鱼比,简直是天翻地覆!
可是,不知从哪年起,罗源湾引进了一批工业项目。我的乡亲们顾全大局,在不大情愿的情况下,还是主动将网箱撤离罗源湾,开出可门口,到可以养殖的海域比如三都澳、奇达湾等地继续他们的网箱养鱼业。还是郑仕立敢为天下先,第一个迈出国门,飞地到印尼海域,把家乡的网箱养鱼发展到了印尼海。目前,他在那里养殖的数量比在罗源湾还要多,还建了一个育苗场。
那么,现在的下屿岛呢,据说,正筹划着向海岛旅游业转变。计划以本岛为轴心,以罗源湾南岸为半径,从绿化着手,学着鼓浪屿模式,将海岛风光和海岛景观充分地开发起来,争取将海岛建设成集观光、休闲、旅游的海上风情体验区。
瞧,乡亲们领悟生活的密码,感受音乐的节奏。他们与生活合拍,与时代合拍,奏响一节美过一节一段高过一段旋律悠扬而动听的渔乡变奏曲。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