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通信的嬗变让生活多姿多彩

2018-06-21 17:13:35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时维政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我身边有很多变化,通信是其中之一。

  有人说,80后、90后很幸福,他们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其实我想说,我们60后也不差,因为经历过“文革”,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变化,我们是最有对比权和发言权的。

  说到通信,我一下就想到了家里安装的第一部座机电话。大约九十年代初,我在分到的新房里装上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电话,这在当时也是稀罕事了,就像八十年代有了第一部黑白电视机一样兴奋。不过由于安装不便加上费用很贵,座机也不是想装就装的。

  装上电话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给远在外地的父母打个电话,可是舍不得花钱的父母迟迟没装电话,让彼此交流仍然要通过慢吞吞的邮寄来完成。即便这样,我还是很满足了,至少有事打个电话给单位请假还是很方便的。

  有了这部电话,不仅方便了我,更方便了我的邻居。大家有事,都习惯跑我家里来“借”电话,有打出去的,也有别人打进来找某某人的,家里变成了机要室。最好玩的是隔壁一个小伙子,隔三差五跑过来和女朋友煲电话粥,有些话说得我和妻子面红耳赤。小小一部电话机,拉近了我们和邻居间的距离。

  九十年代中期,大哥大和传呼机同时开始盛行,每个人腰间都挂一个“地瓜蛋”(传呼机),少数人手上还捏着一块砖头(大哥大)。那时比较流行的传呼机是摩托罗拉,价格也不菲,可还是有很多人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买一台。那个时代,人与人的交流主要就靠“地瓜蛋”,在只有少数人玩得起“砖头”的年代,有部像样的传呼机已经很洋盘了。

  让我梦寐已求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是1997年,牌子是诺基亚,同时购买的手机号我一直用到今天。我至今能回忆起第一次拥有手机时的奇妙,总觉得是个来之不易的宝物,小心翼翼挂在腰间生怕弄脏弄丢了。事实上那会儿手机使用并不多,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地方没信号,比如离开主城区远一点,比如去乡下采访,没有信号的手机就是一个摆设;另外每打一个电话都要双向收费,生怕费用太离谱了,所以常常先借助传呼机收信息,再选择性地用手机回过去。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大量移动基站的扩建和完善,让手机信号覆盖大大增强,加之手机品类繁多,竞相降价,手机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作为一种方便生活的工具,开始堂堂正正地步入了寻常百姓家。这时,我的手机也提档升级,那部伴随我两年多的诺基亚就传给了刚刚工作的兄弟。

  在普通手机大举进入我们生活的本世纪初,手机的主要功能还是通话和发短信,人与人的交流更便捷了,但比较单一。但科技突飞猛进,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出现,过去仅仅作为通话方便的手机,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进入,各种应用软件的拓展,使手机变成了一个了解社会瞬息变化的万花筒,手机里的世界变大了,几乎无所不能,手机里的世界也变小了,小到一手在握,眼界拓宽了,宽到没有了国界,而手机支付、手机微信、手机游戏等各种服务功能的完善,更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生活。现在,中国的通信技术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小小的智能手机早已不再仰人鼻息,我用国产智能手机,享受越来越低廉的资费服务,内心非常地舒坦。

  前年儿子到新西兰读书,那是他第一次独自出门远行,想到天远地远,我们十分牵挂。飞机在香港转机时,我们打开微信,及时和儿子视频,感觉近在咫尺。后来儿子到了新西兰,有事没事我们也习惯经常视频,遥远的距离被两部手机瞬间拉近,就像从没分开过一样,既解了想儿子之苦,也不像过去那样担心越洋电话费用高昂。

  最奇妙的是我们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他和母亲每年都要去三亚过冬,可依然顽强地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不但会拍视频发彩照,浏览网页,纵观天下,还能娴熟地在网上订机票、支付宝付款,在光棍节那天居然还像年轻人一样去网上狂欢,并且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砍来的货品直接发到我们手上,“老夫聊发少年狂”,原来强大的通信还有让人年轻30岁的功能。

  今天,曾经用过的座机、传呼机、诺基亚手机,都静静地躺在贮藏架上,就像我一直不肯更换的手机号一样,虽然有些老套,却一直为我珍藏。每次拭去它们身上的灰尘时我就想,其实这些实物都是时代变革的杰作,每一件物品都在述说着一个年代背后的动人故事。而今天,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从通信对我们生活的改变这个侧面就可以看到,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让我们由然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豪,更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振兴,为国家富强,为中国梦的实现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懈奋斗和努力。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