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宝”的销声匿迹
小时候,我在家乡常听到一句顺口溜:“家中三件宝,番薯米当粮草,火笼、棕蓑当棉袄”,年轻人听起来一头雾水,因为这“三件宝”早已“销声匿迹”了。
先说“番薯米当粮草”。番薯经过切丝晒干便成番薯米,是家乡人的主要粮食,自然是宝中之“宝”。
我的家乡是山地,人多水田少,改革开放前,农民被绑在集体土地上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稻谷产量低,不能填饱肚子。许多农民只得到山上垦荒,种了番薯。番薯对土壤要求不高,容易种植,根部长薯条,产量高。到了深秋,收成的番薯,农家人把它切丝晒干贮藏备用。那时,粮食紧缺,番薯米成了主粮。常吃番薯米,让人倒胃口,严重的会呕酸。青黄不接时,乡亲们饥肠辘辘,它倒成了“救命药”。
由于稻米紧缺,种田人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白米饭。记得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母亲的饭甑里,一半是白米饭,专给客人吃,一半是番薯米饭,给家里人吃。我吃怕了番薯米饭,见到香喷喷的白米饭就流涎三尺,偷偷地将白米饭压在碗底,碗面盖上番薯米饭以避人眼目,但还是被哥“揭发”出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年年丰收,餐餐有白米饭吃,番薯少人种了,番薯饭在农家饭桌上消失了,番薯倒成了调换胃口的零食。
再说“火笼、棕蓑当棉袄”。火笼在过去是乡下人一宝。火笼是用山上毛竹辟成细竹条,能工巧匠编制而成的,内有一个碗口大的陶钵,盛着炭火,炭火上面盖一层火灰,冒着腾腾热气。那时候,农民因家穷添置不起衣服,数九寒冬不论大人小孩都抱着火笼取暖,权当棉袄。记得小时候,我家里有几个祖传下来的火笼,被众手摩挲得油光发亮,成为孩子们争抢的“宝贝”。
如今,山里人生活好过了,有钱购置新衣服,把身子包裹得严严实实,谁还会去抱火笼呢,火笼早成了“古董”,精致的火笼已被收藏家收走了,进了博物馆,成了“文物”的一宝。
棕蓑是农家人雨天外出劳作时必备的物件,跟头上戴的斗笠一样平常。棕蓑不仅能遮挡风雨,冷天还可以御寒,休息时垫在身下可防湿气侵身。
棕蓑是用棕树上长出的一层棕衣制成的。那时候,我哥在山上植下十几棵棕树(学名棕榈)。它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干直立,叶大,集生于干顶。树干裹着长成的棕衣,剥下晒干备用。那时候添置一领棕蓑是多么困难。上世纪七十年,我在家务农,梦想添置一领新棕衰,将几年积下的棕皮交给师傅制作,师傅用剪刀剔除棕骨,一片一片地叠好,然后将棕皮按着棕蓑的模样,一张张铺在案板上,用铜针一针针地缝制,针脚细密。师傅忙碌了两天两夜,一领崭新的棕蓑终于缝制好了,穿在身上轻便舒适,暖和,遮风,挡雨,既经济又实用。
如今没人穿棕蓑干活了,用塑料薄膜制成的雨衣更轻便,棕衰也成了文物。
当今,你若来我们家乡走一趟,再也寻不到与山里人相依相伴几个世纪的“三件宝”踪影了。
“三件宝”的“销声匿迹”,是改革开放社会发生沧桑巨变的缩影。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