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走进中储粮厦门直属库 揭秘"大国粮仓"的储粮之道

2020-10-16 11:33:10  来源:厦门网
  

  大厦之门,开放高地。厦门,“一带一路”陆海枢纽城市,正成为海峡西岸乃至华南区域重要的粮油集散地。

  在厦门自贸片区海沧港区,24座浅圆仓鳞次栉比,4座集并仓及现代化储粮设备引绳棋布,一旁的粮食专用码头大型粮食输送机正高效运转,源源不断运粮入库……这里就是中储粮厦门直属库——屹立“大厦之门”,守护“大国粮仓”,经过20年的发展,中储粮厦门直属库已经成为中央储备粮在海峡西岸构筑粮食安全坚固防线的重要枢纽。

  管好“大国粮仓”,“中国饭碗”才能稳稳地端在自己手上。20年来,在中储粮集团福建分公司领导下,中储粮厦门直属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建引航聚焦主责主业,因势利导推动改革创新,积极运用绿色储粮技术、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为粮食储备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当好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压舱石”,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特区发展夯基垒台。

  储为国计,备为民生,粮安天下。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中储粮成立20周年,恰逢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本报记者首次走进中储粮厦门直属库,为您揭秘“大国粮仓”的储粮之道。

  立足科技储粮 守住管好“大国粮仓”

  打开中储粮厦门直属库智能化管理平台,对库区的安防、数量、粮情、预警情况进行系统监测,对粮仓的总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中央储备粮厦门直属库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蔡育池每天来到库区后的第一件事。

  30多名工作人员,管理60亩库区、维护24座浅圆仓、4座集并仓及配套设备,守住几十万吨中央储备粮,并且连续多年做到账实相符率、质量合格率、品质宜存率100%,综合耗损率保持在0.7%以下,科技储粮与自主创新功不可没。

  “粮食是有生命的,粮仓内也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变化,直接关系到粮食品质与价值,而粮温是反映储粮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蔡育池说,智能化设备和信息技术,构成一张粮食仓储物联网,通过布设在粮堆中的传感器,每栋仓房的粮食温度、湿度可以被实时采集、分析、预警,从而使储备粮常储常新、降陈保质。

  库区的10000多个测温点将24座粮仓网格化,全时段、全覆盖、全方位给粮食“量体温”,而粮仓智慧管理系统就相当于一个“智慧大脑”,通过各个粮仓内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粮堆内部的温度、湿度、害虫、氧气、磷化氢以及粮食水分等多个参数指标,动态精确监测粮情。“现在,管理粮食不再仅仅依靠报表、靠经验,而是全面实现精细化、精准化,做到看得见、管得好。”

  在库区,100多个360度旋转的超清摄像头串起无死角“天眼网”,可以全天候、无盲点跟踪分析移动影像,追踪“可疑目标”实现智能安保,在粮仓内,还能精准地将目标区域的粮食放大23倍,成为观察掌握粮食情况的“放大镜”;全覆盖的准低温储粮设备给粮食盖上“空调被”,运用专用空调、谷物冷却、机械通风及内环流系统使仓温保持在20℃以下;依托智能化控制系统,轻点鼠标就能完成智能通风、智能气调及智能空调控温等,远程可视可控……蔡育池说,“以前完成检查粮仓温度、湿度和粮食水分、虫害发生情况等查仓工作需要半天时间,如今通过粮仓智慧管理系统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不仅节约人力,而且实现了智慧化的绿色储粮”。

  事实上,这些只是中储粮推进信息化与储粮业务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为安全储粮、绿色储粮、科学储粮赋能,只为一个目的——管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强化自主创新 争当技术创新“领头雁”

  今年9月,中储粮集团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厦门直属库技术推广团队获得中储粮系统技术进步二等奖,为全国科技储粮技术提升贡献了力量。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中储粮的管理者深知,要实现“两个确保”,离不开技术创新这一仓储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为鼓励技术创新,中储粮厦门直属库成立“劳模工作室”,在集团公司劳模蔡育池、孙水在等技术领军人物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储粮技术创新。团队不断突破安全储粮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务实创新、节能降耗的绿色储粮为先导,先行先试,开拓了安全储粮技术的新路子,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高达30多米的浅圆仓,走进“大国粮仓”,实地感受绿色储粮,自主创新带来的技术突破。坐着电梯到8层,就来到粮仓的入口。要进入粮仓,需要至少两名保管员同时“刷脸”,开门后,还需要用仪器检测粮仓内氧气等浓度后,再沿着狭窄的爬梯进入粮仓,这个仓房出入及照明系统也是自主技改的小成果。

  刚一进入仓中,浓郁的麦香就扑面而来。技术团队的许多创新应用在仓内一览无余。仓顶上,浅圆仓防分级装置跃入眼帘,保管员称它为“八爪鱼”,粮食通过输送设备进入仓库之时,“八爪鱼”的19个通道依次打开进粮,这样让入仓的粮食分布更加均匀,杂质不扎堆,粮食品质更稳定。

  粮库中是否还使用化学药剂熏蒸?这也是不少百姓所关心的。目前,中储粮厦门直属库全面深度应用氮气气调技术,制氮机产生的99.8%高浓度氮气充入仓库内部空间,使粮食进入休眠状态减缓自然陈化速度,粮堆内的害虫和霉菌也因缺氧而死亡或无法繁殖,达到绿色储粮的目的。厦门直属库率先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氮气气调“下充上排”功能,效率更高、时间更短、能耗更小。同时,通过技改,率先使用专用空调控温,实现远程、智能控温,全面做到100%免熏蒸,实现“零用药”“零污染”。

  在粮仓里,数十根管线从顶上垂下,埋进“粮垛”里,它们能随时将粮温传输到控制系统,这个可拆卸筒式仓测温电缆也是厦门直属库的储粮技术创新项目。从粮堆局部挖掘机,可拆卸折叠式翻仓机、环仓壁排积热通风均温系统,到深层粮堆多管组合通风降温系统……厦门直属库共有13项储粮技术创新应用在粮仓中,取得2项国家专利,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有力保障。

  融入发展大局 构筑粮食安全坚固防线

  心怀国计民生,肩负仓廪天下。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作为厦门特区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中储粮厦门直属库积极开展“特区精神创业先锋”党建品牌创建,融入改革开放大局,始终构筑粮食安全坚固防线。

  2019年,为支持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建设,助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战略,中储粮厦门直属库从东渡港区整体搬迁至厦门自贸片区海沧港区,库容进一步增加,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为厦门港打造“一带一路”海陆交通枢纽夯实了产业基础,也有效助力厦门特区打造国内国际粮食中转站和集散地,同时,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将储备库与港区一体布局,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不断增强保证供应和市场调控的能力,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

  如今,中储粮厦门直属库已经建成福建沿海港口粮食中转能力最强,设备设施最全,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新型粮库。

  近水楼台先得月,关键时刻显担当,今年,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中储粮厦门直属库迅速响应,积极行动,打响应急保供战,在市场需要时,投放近10万吨粮食,保证市场供应,稳定粮食价格。

  今年以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重要部署,中储粮厦门直属库正加快推进二期8万吨储备仓库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提高中储粮在厦门港以及福建粮食进出口物流现代化中转水平,提升国家“北粮南调”接转能力,高效落实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厦门日报记者沈彦彦 通讯员 尹晓青)

【责任编辑:苏雪容】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