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下党乡:乡亲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童云斐在宁德连家船民村史馆研究村史、留存资料。张亚雄 摄
“总书记后来真给我们回信了!”宁德下党乡村民刘明华说话时无比兴奋的模样,让《经济日报》记者童云斐印象深刻。“刘明华向我讲述的故事,有些我已在网上了解过,有些则第一次耳闻,但它们都同样让我动容,近距离接触,你会被他丰富的言语、深厚的情感所感染。”
童云斐日常工作更多的是在后方编辑稿件。“我内心一直都有一种冲动和渴望,多走出去,直接观察和倾听采访对象。”所以,她报名参与了这次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
福建对于童云斐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她曾在厦门完成学业,却未曾踏足过此次采访目的地宁德。在这次5天的采访时间里,她走进了宁德十几个村子,感受到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其中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寿宁县下党乡和屏南县龙潭村。
家门口创业“透心甜”
产业选对头,小康有盼头。宁德市以“一村一品”推进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下党乡是福建省定贫困乡,是宁德地区4个特困乡之一。而近年来,下党乡挖掘自身优势,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了回乡创业。
村民王明寿前几年刚刚回到下党乡,带头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现在他是下党乡百口食堂的老板。
“现在店里都卖什么菜呀?”在接受记者群访时王明寿略显拘束,但是当童云斐与他唠家常问出这一句,便打开了他的话匣子,王明寿把店里的特色菜,自己养的土鸡、土鹅和金丝扣、笋干、土豆……一一向记者介绍。“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他是热爱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他真正地想让来到下党的游客们吃得放心、吃得好。”
“谁不想在家门口就能到挣钱呢?能和家人在一起,这对很多村民来说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童云斐说,采访中,不少村民曾向她表达他们知道自己的收入、生活跟城里人比不了,但他们很知足,因为如今的下党乡已经彻底摆脱了闭塞、落后,而且他们能够看到更多美好与希望。
在写稿时,童云斐将她的视角聚焦在一个个小人物上,在他们的奋斗经历、心路历程中展示出乡村产业发展之变。
文创产业“盘活”古村落
龙潭村是一个掩映于群山之间的村落。最没落时期村里只剩下了100多位留守老人和儿童,老房子因久无人居,大多倒塌,整个村子荒凉冷清。
改变发生在2017年,那年5月,龙潭村启动了文创推进乡村振兴项目。一方面,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提升工程,修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艺术空间及其他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另一方面,推行“认租15年”机制,由村委会牵头,从村民手中租下闲置老宅,再将其出租给外来的“新村民”。“新村民”付15年租金,并对老宅进行改造,从而在此长期定居、生活创业。
“新村民”落脚龙潭村后,村里陆陆续续开起了咖啡馆、书屋、音乐吧、美术室、民宿……文创点亮了龙潭村重生的希望。
如今,出走的村民已陆陆续续回乡,龙潭村村民的数量回升到400多人,看到村民们自信地、自足地生活在龙潭,童云斐感受到他们都在用心建设脚下这片热土,为龙潭更美好的未来努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靠人,而人又得相信乡村,相信乡村本身的价值。我觉得我在龙潭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生活在这里的人说得少、做得多,很踏实。”童云斐说道。
此前,农民在童云斐眼中是一个笼统的群体,农村也是一个比较扁平化的形象。经过这次采访,当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站在她对面,向她动情地讲述人生经历的时候,童云斐体会到了细致入微的情感和智慧。
“我写的几个村子就是中国最普通的村子,可能全国还有无数类似的村子。但从它们出发,我略微看清了中国乡村的形象,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开始。”童云斐说,此次采访让她对乡村发展也有了更多思考。
童云斐看到农民同样充满智慧,他们中的一些人善于把握机遇,只要有那么一个时机与平台,他们很愿意去琢磨去思考。“我有一种直觉,就是相隔多年后,我再回去采访他们一次,他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乡村的改变就是一点一滴进行的,也正因此,乡村任何一点肉眼可见的向好迹象都蕴藏了极大的努力,值得尊敬。”(本报记者 张福财)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