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首例支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行政磋商案件有了结果
福州新闻网9月17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叶智勤 通讯员 程慧 黄少华)近日,闽清县检察院支持闽清县水利局对一起非法采矿案件中的7名犯罪嫌疑人启动生态损害赔偿磋商。
经磋商,双方达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由7名犯罪嫌疑人向国库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共计64.4万元。据悉,该案是闽清县检察院办理的全市首例支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行政磋商案件。
据介绍,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犯罪嫌疑人张某甲、邓某、谢某、黄某等7人,为获取非法利益,违反采砂禁令,在陈某(另案处理)纠集下,伙同张某乙、郑某(均另案处理)等共24人,采取昼伏夜出、望风报信等手段,躲避采砂办工作人员检查,在闽江闽清县某河段使用挖掘机、铲车、货车等工具,盗采并出售河砂7000立方米。经鉴定,该河段河砂属于区外细砂,该团伙在上述期间盗采河砂价值约644000元。
闽清县检察院今年4月受理本案后,通过阅卷、讯问有关案件当事人、分析本案证据发现:本案犯罪分子合伙在闽江河道管理范围内盗采河砂,河砂具有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行为严重破坏了闽江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生态环境损失。
因本案7名被告人均有自首及自愿认罪认罚情节,愿意赔偿因其犯罪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且均有赔付能力,闽清县检察院认为可以依法支持相关行政机关作为本案赔偿权利人,与犯罪嫌疑人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通过货币赔偿实现替代性生态环境修复。
为确保生态环境修复相关工作顺利开展,闽清县检察院将本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缴交情况作为该案适用认罪认罚从宽量刑制度的前置条件,促成7名被告人与闽清县水利局于近日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并向国库缴交本案共同犯罪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64.4万元,用于本区域开展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
日前,闽清县检察院就该案依法向县法院提起公诉。近日,闽清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采纳了公诉机关所提出的认罪认罚从宽量刑建议,分别判处7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退出违法所得。

- 生态环境部:移动源污染已成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021-09-12 12:31:08)
- “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2021-08-26 07:43:41)
- 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全面启动(2021-08-25 10:43:05)
- 省生态环境厅与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08-24 09:26:05)
- 福州发布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2021-08-22 00:02:10)
- 生态环境部:2021年上半年 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9%(2021-08-18 10:10:30)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