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下来”到“活起来”“传开来”
福清非遗传承不断“开枝散叶”
福清佾舞走进学校。
福州晚报记者 王光慧/文 福清融媒体中心供图
佾舞、宗鹤拳、伡鼓、词明线戏、板凳龙……福清拥有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福清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专家衔接、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非遗项目创新发展,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非遗从“留下来”到“活起来”“传开来”,让这座千年古邑焕发无限活力。
重挖掘
非遗“留下来”
上个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福清佾舞成功上榜。
福清市历来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强力夯实基础性工作。2006年以来,通过普查、评审、整理、登记、建档,共确认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手工技艺等15个类别、500多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
为系统保存记录非遗资源,福清实施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已完成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数字化影像记录工作,拍摄12个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宣传片,让非遗“留”了下来。福清还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和网络平台,不断完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初步实现了非遗资源的数字化记录、保存、展示和传播。
活动多
非遗“活起来”
连日来,在福清市利桥古街展示中心,提线木偶戏、东张窑古瓷、胡琴技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非遗展示活动轮番上演,让市民感受福清非遗的独特魅力。
福清市依托各类载体,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古厝、进文化场所,营造全社会关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
特别以一年一度“闹元宵·看民俗”民间民俗文化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非遗内涵,展示福清非遗文化内涵和风采,让非遗“活”了起来。
同时,福清市还利用历史建筑,结合闽都地域特色文化、民俗、节庆等,在东关寨、食菜厝和蒜岭古驿道等景点,开展非遗专场演出。
有传承
非遗“传开来”
从2014年开始,伡鼓舞成为新厝镇硋灶中心小学极具特色的一项校本课程。该校伡鼓舞队每周进行一次集中排练。
同样,福清佾舞成为学校“五育并举”的实践课程,已在20多所学校推广,并建立了城关小学、实验小学、龙华职专佾舞传承基地,佾舞传承实现“开枝散叶”。
福清市在常态化开展教学、展示、宣传的同时,加强非遗传承人梯队建设,完善非遗保护单位和传承人评估、监测和退出机制,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有福清市级传承人67个,福州市级传承人6个,省级传承人4个;入列福州市级传承示范基地6个,入列福清市地方特色的乡村非遗传习所4个。
为扩大非遗项目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项目传承,福清市文化馆开设了礼乐、佾舞、国学、宗鹤拳等公益培训班。此外,福清还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模式,结合福清市文创季活动,举办非遗文创大赛,吸引专业人才、文创园区等参与非遗衍生品开发设计和生产,加强非遗产品创新能力,助推文创产业发展。
- 福清线上线下齐发力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2021-07-23 09:09:07)
- 保密普法直播宣传活动走进福清(2021-07-23 09:04:16)
- 福清侨乡博物馆林绍良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2021-07-22 08:01:44)
- 全国百优县市!福清上榜!(2021-07-21 23:15:36)
- 林绍良陈列馆对外开放 福清侨乡文化添新名片(2021-07-20 09:13:29)
- 福清: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2021-07-20 08:46:35)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