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自采野蘑菇 福州一对母子双双中毒
福州新闻网7月10日讯 (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通讯员 张文明 林鹃)近日,福州的一对母子食用自采的野蘑菇后双双中毒,在医院经过数次血浆置换排毒,才最终脱险。医生提醒,目前并没有简易方法鉴别野蘑菇是否有毒,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佳方法,就是对野蘑菇不采、不买、不食。
12岁的小杰和妈妈到山上游玩时,发现山上长着很多野蘑菇。野蘑菇看着像普通的食用蘑菇,他们便采摘了一些回家。当天中午,妈妈便炒了一盘野蘑菇,晚上又将剩下的部分野蘑菇炖了汤。
当天深夜,小杰开始反复呕吐,起初家人以为是急性胃肠炎,便在当地诊所开了点药给小杰服下,小杰出现短暂的好转,但随后再次出现呕吐,并有乏力、无尿的症状。同时,妈妈也出现了呕吐的情况。随后,母子二人被一起被送到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急诊科。
经过抽血化验,两人都出现了肝肾功能损害,结合食用过野蘑菇的情况,医生判断是毒蘑菇中毒。主任医师陈光明立即带领血液净化小组为小杰进行血浆置换,即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成细胞成分和血浆,弃去异常血浆,再将细胞成分和置换液重新输回患者体内,从而清除致病因子。
幸运的是,经过4次血浆置换治疗后,小杰的各项身体指数逐渐正常,转危为安。经过同样的治疗,小杰妈妈的情况也得到好转。
据介绍,蘑菇中毒的常见类型有4种: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肾损害型。其中肝肾损害型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类似于进食10到30小时后出现的胃肠炎,经过治疗症状可逐渐缓解,比如小杰就出现过短暂好转情况。但其实,这是进入了“假愈期”,如果停止治疗,很容易出现肝、肾等多脏器损害。
“如果判断是毒蘑菇中毒,最好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作为救治参考;立即叫救护车或送往医院,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陈光明提醒,患者如有反复呕吐或腹泻,为防止脱水,最好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患者若已昏迷,施救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 云南一女子吃野蘑菇中毒致幻躺病床唱忐忑(2020-07-28 10:19:05)
- 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 路边野蘑菇别随便采(2019-05-27 09:23:09)
- 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别采野蘑菇 小心有毒(2018-06-28 16:15:10)
- 误食野蘑菇夫妻俩被毒倒 丈夫已出院妻子未脱险(2017-07-06 07:55:18)
- 漳州:6娃过家家煮食野蘑菇中毒 5岁男童住进ICU(2016-08-24 10:57:56)
- 儿子食用野蘑菇中毒 半夜发作梦游打伤55岁父亲(2014-07-17 10:12:05)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