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见证保卫台湾的历史
位于马尾区闽安村的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福州晚报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王晓霞/文 记者 林双伟/摄
说到船政,不得不提到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
百余年前,沈葆桢曾受命保台,驱逐日本侵略军。在马尾区闽安村的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长眠着随沈葆桢赴台的135位清军将士。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反映了闽台血脉同宗、共击外寇的民族精神,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每逢清明时节,海峡两岸各界人士会在此举行纪念活动,铭记、传承将士们的爱国奉献精神。
国内少见
籍贯姓名单独列碑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位于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虎头山上。记者看到,这个墓群坐西南向东北,一面依山,三边濒临溪涧山谷,墓坪用三合土夯筑。冢前立了一面大石碑,上刻楷书“义冢,同治岁次甲戌冬十月吉日立”。
义冢面宽13米,纵深11.5米。冢内埋有135位清兵遗骸,每位一圹,横13行,直11行,排列井然。各墓距离相等,均用三合土封顶。封土堆前各立一块小墓碑,高0.37米、宽0.24米、厚0.08米。碑面镌刻阵亡将士的籍贯及姓名,籍贯横排,姓名竖排。其中,127面有姓名,8面是无字碑。
闽安文史专家杨成和说,这是国内少见的将阵亡将士的籍贯、姓名单独列碑的近代军队墓群。据统计,这些将士有闽邑(闽安、闽侯)53人、福清29人、长乐13人、同安15人、惠安3人、兴化2人、南安2人、闽清1人、安溪1人、连江1人、无地址7人、无名氏8人。
受命赴台御敌
135位将士魂归故土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这得从100多年前的台湾“牡丹社事件”说起。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后,为加强战备防守,从1686年起,清政府实行三年一换的闽台班兵制,从福建各地抽调将士轮番前往台湾驻防戍守。旧时,闽安是军事、商贸重镇,尤其在清代,更是扛起保护闽疆、戍守台湾的重任。1688年,闽安水师协所辖部队以三年一轮值,抽调远戍台湾、澎湖,制度延续200多年。
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介绍,“牡丹社事件”发生于1871年,当年11月,一艘琉球国民船在海上遇飓风,漂至台湾南部,因为言语不通,54人被当地人杀害。琉球自明朝洪武皇帝起,就与中国建立了宗藩关系,历代琉球国王均由中国皇帝册封,琉球船民遇难一事原本属于清王朝的内政。然而图谋扩张、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日本明治政府,却借此挑起事端。
1874年,日本借口为琉球船民报仇,悍然出兵发动侵略台湾的战争。5月,沈葆桢受命援台,调度闽安水师协和船政水师等部队,乘船政所造之船前往台湾,与日方据理力争,同时积极做好军事反制的准备,最终将侵略军驱逐出境。
随沈葆桢赴台的将士中,有135位御敌阵亡或染瘴疫病死。他们的遗骸被装在陶罐内,运回虎头山安葬。
- 澳门特区政府在台湾的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将暂时停止运作(2021-06-16 16:15:40)
- 台湾新增167例本地确诊病例及18例死亡病例(2021-06-16 15:39:07)
- 疫情持续 舆论指台湾经济“内冷”难乐观(2021-06-16 09:25:59)
- 福州台湾会馆承载两岸血脉深情:活化古厝 续写榕台交流新篇章(2021-06-15 23:11:46)
- 台湾单日增14名学生确诊新冠肺炎 其中半数是小学生(2021-06-15 15:48:30)
- 台湾15日新增132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增死亡8例(2021-06-15 15:07:31)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