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息肉切除就万事大吉? 忽略复查后果可能很严重

2020-12-08 09:00:05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朱丹华
  

  福州新闻网12月8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沈华凤 周彬彬)在肠镜检查中发现息肉,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可别因为常见就不当回事。最近,两年前曾切过肠息肉的李依姆,就因未遵从医嘱做定期复查,息肉发生癌变。

  两年前,50多岁的李依姆出现排血便的症状,担心自己得了肠癌,遂赶紧上医院做肠镜检查。检查只发现了结肠息肉,医生当即在肠镜下为她把息肉切除。术后,得知自己并非患癌,李依姆松了口气,将医生叮嘱定期复查的话抛到脑后。

  上周,李依姆在刷手机时,偶然看到一篇医疗科普文,说肠息肉可能癌变,这才想起该去复查。这次,她换了一家医院,到福建省老年医院做肠镜。

  不料,这次检查竟发现她患上肠癌。通过肠镜,医生在距离她的肛门约25厘米远的地方,发现高度怀疑癌变的肠息肉,在镜下切除后送病理化验,结果证实为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即肠癌。程度为早期。

  所幸病情发现及时且该病灶被完整切除。医生建议李依姆3个月后再行复查。

  省老年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何铖介绍,肠息肉是肠道粘膜表面凸起的赘生物,通俗地说,就是肠粘膜表面的一个“肉疙瘩”。成人的发病率在40%左右,发病高峰为50岁,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

  “有研究表明,90%左右的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演变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肠息肉都会发展为肠癌。” 何铖指出。

  何铖说,根据癌变的可能性,肠息肉可分两大类: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通常是10-15年),终有一天会癌变。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但如果长得比较大,存在时间较久,也有变成肿瘤性息肉的可能。

  大多数肠息肉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发现肠息肉,医生通常建议切除。

  何铖提醒患者,非肿瘤性息肉切除后,可1年复查1次;若息肉为腺瘤性,切除后3个月应复查1次,若复查无异常,可半年至1年后再查。

【责任编辑:徐匆】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