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湾区,制造传奇,佛山有功夫!
飞越湾区,俯瞰珠三角,这是一片热土。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浪潮在这里翻涌了40年。大浪淘沙,一个个滚烫的传奇故事在珠江的潮涨潮落中越发闪耀。
屹立在珠江西岸、以功夫闻名于世、以制造业立市的佛山,自带一份厚重、稳健的城市气质。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跨越万亿GDP,跻身新一线城市……走在“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创新发展路上的佛山,正向世界展示功夫之城的内功修为。
10月27日-30日,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第十七届(2020)联席会在佛山举办,近百家城市新闻网站的总编辑和业务骨干走进佛山、认识佛山,拥抱佛山城市高质量发展,通过一线实地考察,探寻“中国智造 佛山功夫”的秘诀。
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佛山功夫”是什么?让我们从佛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这座工业大市的精气神、根与魂。
草根传奇
从村镇企业到参天大树
去年,佛山地区生产总值达10751.02亿元,增长6.9%,扎实迈进国内经济总量超万亿城市行列。
既不是省会也不是特区、既不沿边也不沿海,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佛山是如何做到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佛山GDP超过1万亿,凭的是草根经济、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的力量。
风起于青萍之末。
生长在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天然润泽出一份敢为天下先的草根底色。
回顾上世纪,奉行“执输行头,惨过败家”的理念,佛山万千农民洗脚上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量“平层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是当时佛山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好写照。
提出“六个轮子一起转”的“南海模式”与提出“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工业为主、以骨干企业为主”的“顺德模式”,名噪一时,拉开了改革开放现代工业大发展的序幕。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佛山经济发展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摄影:黄绍斐
万千企业,从村社、乡镇起步,在佛山长成一片民营企业的森林。
2019年,佛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859.48亿元,增长7%,居全国城市第6位,其中民营工业增长8.3%,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5.2%。
佛山实有民营市场主体87.5万户。截止2019年10月,佛山平均每个工作日新设市场主体728户,其中新登记民营商事主体占比超过95%。
今年8月,2020佛山企业百强榜单公布,其中有81家是民营企业。这份总营收达到15711.5亿元的榜单中,民营企业贡献了87%。
毫不夸张地说,民营经济就是佛山经济的中流砥柱。
聚焦2020佛山企业百强榜,榜单前二分别是碧桂园和美的,这两家营收超千亿的民企创始人杨国强和何享健,均是草根出身。
1968年,何享健带领23个农民,创立了美的的前身——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半个世纪来,美的不仅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也是当今“全球最值钱的家电企业”;何享健的老乡,杨国强也是农民出身,从“包工头”到“小老板”,在国内城镇化的机遇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的广告词响彻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
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碧桂园排名第147位,美的排名第307位。昔日的草根企业,现已成长为行业龙头、参天大树。
佛山无数草根企业在时代浪潮中汲风沐雨,自生自荣,土壤在哪里,就在哪里破土而出,生生息息。
美的智能化生产线。
繁荣的民企,亦催生出繁荣的镇街经济。
改革开放之后,佛山大胆向基层放权、向市场放权,把资源配置到最微观的企业和个人,形成了“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形态,南庄的陶瓷、北滘的家电、陈村的花卉、乐从的家具、盐步的内衣、桂城的机械装备业,里水的智能家居,西樵的纺织……
镇街强则佛山强!佛山32个镇街,共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6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10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41个,省级专业镇38个。一大批具有佛山特色、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了重要影响力。
譬如地处广佛都市核心圈的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70年来,实现“田地”到“工厂”,再到“中心城区”的转变。以珠江开关、昭信集团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已实现了从代工、加工到自主研发的蜕变。在桂城辖区84.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1家,上市企业7家,新三板企业11家,每5.26平方公里就有一家隐形冠军企业。
在南海区桂城街道,高楼大厦与生态绿地构成美丽的城市画卷。摄影:黄绍斐
草根经济在佛山大地滋长,企业从草根长成大树。
一批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深耕在佛山各行各业。
佛山企业中南机械制造的关键零部件“柴油共轨单元”,装备在“雪龙号”科考船、国产大飞机等大国重器上,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
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投用期间,由佛山企业华中数控提供的智能体温检测摄像头为一线战疫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鱼花产园,靠水吃水,孵化出一条完整的九江鱼花产业链。每天,都有上亿尾鱼苗从这里游向全国各地,在中国人餐桌上,总有一条鱼来自九江;
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的万顷园艺世界,年产2900多万株各类兰花,占全国产量近25%,全国每四株蝴蝶兰,就有一株产自这里;
……
万顷园艺世界是南海区花卉园艺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摄影:招海珊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这份“敢拼才会赢”的草根精神,深刻影响着佛山的发展脉络,让这座城市有了不一样的格局与思考。
作为大湾区广佛极点城市,佛山登高而望,提出众多目标:做强大湾区广佛极点、扎实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2020年9月,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明确佛山功能定位,提出全力将佛山打造成“一核一区一带”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打造“一核一区一带”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一大举措就是依托佛山雄厚的产业基础,催生发展新动能,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的转变。
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佛山加快推进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优化提升佛山国家高新区发展,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引领带动佛山一环创新圈“1+5+N”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规划建设“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
站在新的高度上,这片曾孕育无数草根的沃土,必能长出新的科技树,支撑佛山创造新的传奇。
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是佛山“一环创新圈”的重要创新极核,也是佛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抓手。摄影:梁婉琼
“实”字当头
守实业,干实事
佛山人求真务实,讲究“实”字当头。
这个“实”,不妨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实业,二是实干。
实业,即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曾在采访中表示,“理解中国制造,要研究佛山故事。”
“石湾瓦,甲天下”,南风古灶的柴火与精神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佛山人对制造业的坚守与钟爱,自古有之。
明清时期,佛山是全国“四大名镇”、天下“四大聚”之一,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佛山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
南风古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有超过五百年的历史并且至今还在使用的龙窑。摄影:刘世辉
承前启后,如今的佛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制造业是佛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家电、家具、陶瓷、机械装备、金属加工等传统行业优势突出,光电、新材料、生物制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这成就了佛山的诸多“第一”:
中国第一台双门双温电冰箱、中国第一台全塑料风扇、世界第一台消毒碗柜、中国第一台分体式空调、中国第一台超薄型水控式全自动燃气热水器……
陶瓷产量世界第一、电风扇产量世界第一、微波炉产量世界第一、冰箱产量世界第一、空调产量世界第一、铝型材产量世界第一、消毒碗柜产量世界第一……
美的、联塑、海天、昇辉、新明珠、格兰仕、一汽大众、中国中车、东方精工、佛山照明、石湾酒厂……大批制造业企业,扎根实业,以品质赚口碑,以实力赚市场。
截至2019年,佛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0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2.32万亿,这一数字在广东排第2,全国排第6。
以上,被佛山老百姓总结成一句令人骄傲而振奋的话——有家就有佛山造。
佛山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
佛山制造业实力雄厚,门类齐全,优势突出,但是仍达不到制造业强市的标准。转型升级的故事,伴随着每一家佛山制造业企业。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回忆,2009年,依靠规模扩张和低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遇到瓶颈,美的“壮士断臂”开始改革转型。转型给美的带来阵痛,“譬如2012年总销售收入下降了30%,一年有300多亿元的收入不见了。”方洪波说。
市委书记鲁毅说,力求改革的美的主动在全国收缩中低端生产线,把产品转向中高端,比如主动把7000多亩土地退给地方政府,不做100元以下电饭煲和500元以下电烤炉,集中精力投资创新研究院,主动攻关核心技术。可以说,美的为佛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样本。
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佛山积极探索“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之路。
因势而动,佛企纷纷拥抱智造,力求突破。
2018年,碧桂园宣布进军机器人产业,成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应用建筑机器人;同年,美的在收购库卡后,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落地顺德。在两大企业的布局下,顺德机器人2018年累计产销量超过4000台,全国每生产销售50台机器人,就有1台来自佛山,来自顺德。
智能升级的故事,老牌企业海天也不缺席。传统的酱油味道酿造,老师傅的舌头就是标准。海天将“老师傅的舌头”量化成温度、湿度和时间等数据指标,固定在400多个酿造环节中。一个黄豆从进厂到制成酱油,全程智能操控,基本无需人工。
传统制造企业也在智能技术加持下,告别粉尘飞扬、污水横流的生产困境。走进陶瓷企业蒙娜丽莎的生产车间,生产线整洁干净,只有数名工人在操作。该企业利用全自动化生产线,打造绿色工厂,实现全过程绿色生产,资源能源节约、废渣循环利用、废水零排放。近日,该企业还成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官方建筑陶瓷独家供应商。
嗅觉灵敏的佛山人还在智造中找到共享经济的影子。泰格威从去年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条数字化铝合金门窗无缝焊接生产线起,就开始接受门窗行业中小企业的代加工订单,以共享工厂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获得高质量产品。
……
市长朱伟在《2020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佛山发展的根与魂,要扎实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佛山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
2019年,佛山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49.9%、31.2%。这一数据显示,佛山正不断修炼自身“功夫”,打造中国智造。
房地产巨头碧桂园插上科技的翅膀,在不断做大做强地产主业的同时,持续发力机器人、现代农业等领域,图为碧桂园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疾风知劲草。疫情阴霾下,佛山制造表现出足够的韧性与活力。
产品广泛用于手机、计算机、数控设备、汽车等领域的佛山企业承安铜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线路板市场一半以上订单中断。承安铜业痛定思痛,加大供应防疫产品以及电脑线路板所需的铜材,2月时率先复工,订单排到了下半年。
格兰仕、万和电气、菱王电梯、联塑集团、华兴玻璃、海天味业、科达洁能、溢达纺织等一批头部企业以亮眼的业绩,宣告佛山经济正在复苏。
实干,即佛山人做事情务实,追求实实在在的成效。
鲁毅曾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表示,佛山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绩,关键在于政府与企业的良好互动。
知名财经观察家秦朔曾总结佛山民企的成功奥秘,“佛山之所以能长成这片民营经济的森林,与这一方水土分不开。”
这令人想起广东东软学院党委书记都本伟早前引起热议的一次演讲。
都本伟谈到,为了给学校师生修过街天桥,他曾致电佛山当地一镇长,希望前去拜访洽谈。对方当天下午主动前往都本伟办公室,同行的还有分管副镇长和规划、土地、交通、建设等部门的负责人,一行人现场召开办公会,表示天桥属于市政项目,无需学校出资,由镇财政资金出。
这种坐言起行、实实在在、拳拳到肉的服务方式,确实“很佛山”。
把事情干实干好的服务方式,在企业复工复产时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今年2月,不少企业因缺乏防疫物资,无法正常复工。佛山发布通告,企业可提前三天向属地政府提出申购,政府尽力协助解决,为企业雪中送炭。
为援企稳岗,抓好“六稳”、落实“六保”,佛山推出延迟复工补助、援企稳岗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系列援企举措,出台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意见、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十条指导意见等近20份政策文件。今年2月至6月底,全市阶段性减免社保费为企业减负达73.16亿元,惠及企业28.24万家,至年底预计能减轻企业负担约140亿元。
对普通市民来说,佛山支持市场复苏的决心和举措同样是可感可知的。
4月以来,佛山一市五区相继发行4亿元消费券,“每天调闹钟抢消费券”“排队去花消费券”成了不少市民的生活日常。
7月,佛山“国六”汽车补贴上线,购买“国六”汽车,可补贴2000元至5000元。补贴申领过程“秒报秒批秒付”服务,零材料、零跑腿、零接触,从申报到兑现全程只需几秒钟。市民在微信小程序上申领,千元补贴实时到账,直接转到市民微信红包。
值得一提的是,“秒报秒批秒付”的申领方式为全国首创,这离不开佛山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方面多年深耕。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佛山提倡“项目为王”。
10月19日,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南海举行,广东济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燃料电池催化剂产业化等四大氢能产业项目宣布投产;10月20日,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基地项目在佛山高明开工。
从计划到落地,从开工到投产,佛山以实在举措按下新能源项目加速键。
据了解,佛山今年下半年多达23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总投资2727.16亿元。
位于高明区的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基地项目近日动工,图为项目效果图。
佛山就是一片崇尚干实事的土地。
这份实干精神在南海、顺德——这两只昔日的“广东四小虎”身上得到映照。
村级工业园曾为南海和顺德带来改革开放之初的工业辉煌。如今,量大分散、用地占比高、产出低的村级工业园限制着两者的发展。
村级工业园问题如何解决?在历史的追问前,南海和顺德用实际行动作答。
这些年来,南海通过政府统筹、联合共建、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成功将土地年产值不足1亿元,税收不足100万的废旧钢铁市场,改造成瀚天科技城。2019年,瀚天科技城的入驻企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未来两年,南海将整合9万亩村级工业园区,建设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到2030年,将全面实现土地结构优化调整,全部村级工业园区归并升级为100多个主题产业社区。
“得就得,唔得就翻顺德。”敢做敢干是“可怕的顺德人”最鲜明的标签。近年,顺德把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党委政府的“头号工程”,过去的一年,面积只有806平方公里的顺德已累计腾出了28522亩土地。“以亩产论英雄”“再造一个新顺德”的目标口号家喻户晓。按照规划,到2022年,村级工业园将彻底退出顺德的历史舞台。
站在新的历史路口,广东再次赋予南海、顺德改革的历史使命:
2018年,顺德区获批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2019年,南海区获批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改革先锋”南海、顺德会在珠江西岸再造一次经济奇迹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由废旧钢铁市场改建而成的瀚天科技城,已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图片:桂城街道办事处
4月15日,顺德区龙江镇开展大坝千亩园区(坦西工业区)旧厂房拆除行动。
海纳百川
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
数据显示,2019年末,佛山常住人口达到815.86万人,首次突破800万大关。
2010年佛山常住人口为719.91万人,而今这一数字达到815.86万人。
对比可知,2010年至2019年,佛山常住人口新增近百万。
不到10年,吸纳近百万常住人口,佛山凭什么?
让我们回到2020年2月21日的晚上。当晚,一辆载着美的集团205名员工的包机,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同日晚上,一架载有格兰仕130多名员工的专机,从广西飞抵广州新白云机场时,多辆专巴已在机场外等候,可直达企业位于佛山顺德的总部。
3月21日,首批211位湖北荆州籍务工人员乘坐返岗专列,从荆州出发经广州南站返回佛山。站台前拉起“佛山热烈欢迎湖北朋友返岗”的横幅。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等领导到站台迎接务工人员“回家”。
截至今年6月,全市企业在人社部门的支持下,以“点对点、一站式”的专车专列服务,接回务工人员超10万人。
以专机专车接员工,点对点服务……这种不计成本、“千金买马骨”的方式,凸显了佛山对人才的重视。
一辆辆返岗复工专列从全国各地将务工人员接返佛山。图片:市人社局
佛山的惜才爱才之心,既是历史传统,也是发展所需。
历史上,佛山人文荟萃,才俊辈出,被誉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个状元,佛山占5个。近代以来,佛山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叶问、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等杰出人物。
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各方布局新兴产业的今天,佛山对人才需求增大。市人社部门调研发现,佛山对各类人才的紧缺和需求度远超往期,在基础性和技能型人才在部分行业的岗位人才缺口达到1:6。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一切形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近年来,佛山接连打出揽才组合拳。
2018年,佛山出台“人才新政23条”,在管理体制、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评价激励服务保障四方面为城市筑巢引凤提供政策支撑,以真金白银的补贴和政策优惠,招贤纳士。
2019年,市人社部门联合市住建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的补充通知》。该通知最大的亮点是,在佛山工作、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购房不受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力求解决人才住房问题。
还是在2019年,佛山印发《优粤佛山卡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计划发出优粤佛山卡超90万张,包括A卡、B卡、C卡和T卡。持卡人可享相应人才津贴、子女入学、住房、就医等差异性服务。
截至今年6月,优粤佛山卡已累计发放了3万多张。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恒强获认定为A卡人才。叶恒强院士是季华实验室(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引进的首位全职院士,实现了佛山全职引进中国两院院士零的突破。
栽得梧桐引凤栖,佛山近年积极引进大院大所。清华大学佛山先进制造研究院、东北大学佛山机器人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佛山研究生院等一批创新平台、研究机构相继落地;计划下半年投用的季华实验室一期,以及完成升级改造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一期建设项目等,将为佛山提供“顶天立地”的技术创新支撑。
自2016年以来,佛山共召开三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和两届“佛山·脊梁企业”“佛山·大城企业家”命名大会,推荐命名了90名“佛山·大城工匠”、40名“佛山·大城企业家”及40家“佛山·脊梁企业家”,礼遇人才,倡导形成尊崇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让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双子灯塔”。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现场。摄影:周春
在招才引才的过程中,不可忽略的是佛山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佛山市三水区总工会副主席胡小燕回忆,20年前她南下佛山打工。企业不看户籍、不看背景、只看能力,让踏实苦干的胡小燕拼出自己的一片天。2008年,她成为首批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没有佛山这片开放包容的沃土,也没有小燕的今天。”胡小燕的这番话,说出了佛山无数打工仔、打工妹的心声。
佛山人的开放包容,不止同富贵,更可共患难。
今年2月,疫情之下,处于严密的防控下的佛山没有关上城门,而是呼吁市民不分彼此,守望互助。一条来自禅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过运营商群发的“温馨提示”令人心暖。
该提示称,“如果您从疫情发生地来,请马上跟我们联系,我们会帮助您!如果您不是,请不要排斥疫情发生地同胞,他们是疫情的受害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爱。我们共同生活在禅城,就是一家人。”
同一天空下,我们就是一家人。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已铸成佛山的城市品格。
佛山拥有开放而包容的城市氛围,无数人在此安居乐业,拼出一片天地。摄影:招海珊
刚柔并济
塑造城市实力和担当
佛山,古称忠义乡。
不妨将该旧称拆解成“忠义”和“乡”两部分。
所谓“乡”,可指行政区域名,也可指与城镇相对的乡村区域。在老佛山的集体记忆和旧照片中,如今的城镇街道在数十年前还是良田沃野。这一点,在塔坡岗所留的碑石“佛山初地,牧唱遗风”,亦能印证。
过去数十年,佛山成功把“乡”建为“城”,成为一座秀美宜居的岭南水乡城市。
本世纪初,南海依湖造城的“神来之笔”,让灯光璀璨的千灯湖成为佛山如今的繁华城市CBD。
2004年以后,岭南明珠、世纪莲、东平大桥、平胜大桥、佛山新闻中心乃至佛山新城,相继开建与落成,佛山人将目光从汾江河投至东平河,开启强中心、建一河两岸的新篇章。
2009年,广佛同城化合作全面开展;2010年,全国首条全地下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广佛线开通,连接双城生活。
2012年起,“城市升级”“城市治理”行动计划启动推进,高能耗、低产出的村级工业园区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园区转变,千年古城的蝶变由此发生。
……
美丽的千灯湖畔,高楼林立。摄影:容铸华
电视塔和岭南明珠体育馆组成了佛山美丽的城市客厅。摄影:刘世辉
多个高楼从东平河畔拔地而起,佛山新城完成了农田到城市地标的蜕变。
如今的佛山,是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现代化大城市,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国字号称号,打造出“世界功夫之城”“世界美食之都”“陶艺之都”“博物馆之城”等金字招牌。
城产人融合发展,寄传统于现代,藏绿叶于高楼。新老并秀之地,处处可见:
由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而成的岭南天地,实现了中与外、古与今的巧妙结合。漫步其中,既可游览新锐餐饮、娱乐、文化店铺,又能品味全市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
毗邻梁园、中山公园的国瑞升平里,复建了汾宁古道、陈华顺故居、升平堂、岭南水岸商街等八大古建筑,营造“行古蒲今”岭南特色风情体验;
古色古韵的展旗楼、魁星阁与广东金融高新区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古今碰撞,共同妆点千灯湖畔,成就独特的协调美;
……
岭南天地将传统和时尚巧妙融合。摄影:陈智杰
以魁星阁为代表的传统建筑与现代高楼“碰撞”,成就了佛山独特的协调美。摄影:王维家
佛山城与乡的边界被无限模糊:
从中心城区出发,到西江边上的白坭小镇,不到1小时车程,就能置身大片金黄的硫华菊花海、风吹涌动的稻田,偷得浮生半日闲;
时逢金秋,是晒香云纱的时节。在顺德伦教伦教香云纱晒场,高铁在飞架的大桥上穿梭而过,与600年岭南水土浸润的香云纱展开城乡对话;
在广佛交界的里水镇,有一个遍布花海与农家乐的江畔小岛——贤鲁岛。登岛远眺,这边是佛山,那边是广州;
……
西江边上的白坭小镇花开成海。
高铁与香云纱展开城乡对话。摄影:付卫忠
城乡融合,交相辉映。此心安处,吾城即吾乡,吾乡亦吾城。
民以食为天,无论在城在乡,佛山的美食总让人魂牵梦绕。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央视的纪录片《寻味顺德》擦亮了顺德“世界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佛山被称为“为了吃,值得飞一趟”的城市。
顺德美食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水牛奶,被顺德人创制出双皮奶、炒牛奶、炸牛奶等名菜;在顺德厨师手下,鱼肉、鱼皮、鱼骨、鱼肠、鱼鳔皆可成菜,成就“一鱼百味”的经典;“菜有菜味,鱼有鱼味,鸡有鸡味”,是追求新鲜本真的味道的顺德人对食物的最高评价。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逢年过节,顺德人喜欢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操刀下厨,一展身手,涵养出“全民皆厨,妙在家常”的饮食文化氛围。
这种追求极致却讲究和谐的美食精神,深深影响佛山人为人处世。
同枱食饭,同捞同煲。佛山在追求社会公平、谋求民生幸福上持续努力:
让市民在手机上就能办事的“最多跑一次”放管服改革;提升新市民归属感的“新市民学堂”;可以签约家庭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点;政府推动、商业运作、自愿参保的“平安佛医保”;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的“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佛山力求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顺德美食追求鲜味,鳗鱼是顺德的特色美食。
崇尚慢生活的佛山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摄影:李奕云
相隔千百年岁月,历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佛山始终不改“忠义”本色。
今年除夕夜,南海必得福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邓伟其,带领30多名员工回到厂内,赶制口罩、防护服,紧急支援武汉。
紧急时期,佛企担当。一众佛企纷纷加班加点开工,捐献物资驰援。
碧桂园与美的先后宣布捐赠1亿元资金,捐资助物,驰援武汉;联塑全力支援雷神山医院的给排水工程建设;日丰向火神山医院提供支援,物资连夜运抵武汉;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紧急复工,生产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配方颗粒药品“肺炎一号方”……
作为全国功夫之城、文化导向型城市,“忠义乡”的侠义精神伴随着佛山的城市发展,世代传承。
8月,顺德区政府与美的控股举行和祐国际医院签约仪式。美的将投资百亿元,打造一所高水平非营利性医院,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入约100亿元。美的创始人何享健说,“我知道建设这样一所高水平的医院非常艰难。我不为名不为利,只是想回报社会,为健康中国出一份力。”
与何享健一样,佛山另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的创始人杨国强也热衷慈善。杨国强通过各种途径,资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设立各类奖学金、教育基金。他还创办了3所全免费学校:全国唯一全免费的民办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对贫困生全免费的大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培训退伍军人的全免费学校国良职业培训学校。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佛山拥有注册志愿者超90万人,越来越多的佛山人早已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加入慈善帮扶队伍。佛山菠萝救援队队长王治勇就是其中一员。
自2012年创建菠萝救援队以来,王治勇与队员在全国开展义务救援,参与救援超500场,累计救助2000多人,小至人身意外,大到地震洪水,一通电话,千里驰援。他说,“不做菠萝救援队,生命的意义就失去了一半。”
佛山企业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
君子达则兼济天下。脱贫攻坚的路上,佛山的“侠义”精神也没有缺席。
过去的十年间,佛山精锐尽出,全力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四川凉山州和省内对口帮扶湛江、云浮,以及对口支援西藏墨脱、新疆伽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1团、四川甘孜州乡城县和得荣县等任务。落实对外扶贫及援建资金17.3亿元,推动上述地区剩余8个县317个村19.3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帮扶地区老百姓的日渐改善的生活,就是佛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实现全面小康的极佳注脚。
凉山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脱贫攻坚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2016年8月以来,佛山市已累计向凉山派出48名党政干部、437名专技人才;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4.43亿元,社会捐款捐物价值3.05亿元;引导84家广东企业投资落户凉山,实际投资超过65亿元;向广东输出凉山外出务工人员3668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5771人;助力凉山州雷波、甘洛、盐源、木里等4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
佛山与凉山,两地情深,正如三河村标语所道:“党恩浩荡,兄弟情深,凉山佛山一家亲”。
佛山帮扶凉山三河村开展安全住房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等,让彝族同胞过上新生活。摄影:容铸华
从草根村企到行业龙头、参天大树,佛山人始终秉承坐言起行、拳拳到肉的实干精神,海纳百川,招揽天下英才,刚柔并济,塑造城市实力和担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佛山将继续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中体现佛山担当、佛山作为,努力在新起点上开创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佛山新闻网出品
记者:梁焯贤 梁淑梅 李敏贤
- 全国网媒走进佛山里水,感受现代农业发展潜力(2020-10-30 17:58:34)
- 感受乡村振兴建设成果,探寻传统文化创新之路(2020-10-30 17:54:42)
- 全国网媒大咖走进佛山照明,打卡2020年德国iF设计奖智能单品(2020-10-30 17:50:03)
- 佛山一男子持刀捅伤执勤辅警 警方:嫌疑人已被刑拘(2020-10-30 15:13:06)
- 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网媒总编走进科技格兰仕(2020-10-29 22:37:49)
- 机器人“徒弟”传承大厨手艺!碧桂园这家餐厅全是机器人,炒菜送菜全都行!(2020-10-29 22:37:44)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