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罕见病20多年 仍然三天两头下乡
孟钦:扎根农村的“田秀才”
孟钦在罗源县农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抽样检查西红柿。
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黄益辉 文/摄
“我是农民的女儿,得为农民服务,这是我一生的目标。”在罗源县松山镇,经常能看到孟钦忙碌的身影:兜里揣着一包糖,开着一辆电动车,一头钻进田间地头。
孟钦1991年从漳州农校毕业后,便在罗源县松山镇农技站工作。从普通的工作人员,到镇农技站站长,再到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她不断“反哺农村”:指导农民增产增收,大力引进现代农业技术……
谁能想到,29年来,三天两头下乡的孟钦,却身患罕见病20多年,体重从130斤降至80斤。但病痛没能阻止她在农村“大展身手”。
扎根农村的“田秀才”
记者日前见到孟钦时,她和往常一样,开着电动车下乡。这段时间,她所挂点企业的负责人郑庆钟常给她打电话,说要建智能大棚,让她帮忙。测算建棚面积、测试土地湿度、填写申请表格……这些工作虽然辛苦,但孟钦干劲十足。
1970年,孟钦出生在罗源县凤山镇余家塘村,父亲是农民,靠种田养活一大家子。
“父亲辛勤劳作,可缺乏农业技术指导,一年到头没有好收成,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此,孟钦从小就立志读农校,希望将来能帮助父亲和像父亲一样的农民。
然而,孟钦学的是农产品加工专业,刚工作时对其他农业知识了解不多。“当时,经常有农民向我请教,可我却帮不上忙,心里不是滋味。”孟钦说。
为了把工作做好,孟钦以农民为师,抓住一切机会向身边人请教学习,还进修成了一名高级农艺师。
孟钦常常下乡,在病虫害、剪枝、施肥等方面及时为农民提供指导。头14年,她出行靠的是一辆自行车,后来换成了摩托车,摩托车报废后,又换成了电动车,它们陪着她踏遍了松山镇的每个角落。多年下来,孟钦成了有名的“田秀才”,当地农民都很信任她,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来找她。
今年1月,孟钦荣获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无惧病痛的“铁娘子”
然而,谁能想到,整日往返于田间地头的孟钦患有怪病,有时站都站不稳。
“1998年起,我就得了一种怪病:常常一吃东西就肚子胀痛,严重时肚子肿得像个球,站也没法站,躺也没法躺,只能吃些流食,体重从130斤降到了80斤,身体也变得非常虚弱。”孟钦说,当时医生建议她不要骑摩托车下乡了,但她割舍不下工作,便携带一包糖出门,感觉无法支撑时吃几颗,补充能量。
直到2013年,孟钦才确诊是患上了一种罕见的消化道慢性疾病——克罗恩病。这个病无法根治,每年症状严重时她要去上海治疗。
但也奇怪,只要一下乡,孟钦就感觉自己“活”了,身体不那么难受了。
“和农民在一起,你就不像个病人。”她的同事经常打趣道。
“可能是看到老乡幸福的笑脸,忘了病痛吧。”孟钦说。
为了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孟钦每年都会去全国各地“取经”,引进、推广了东魁杨梅、福安巨峰葡萄、天峰一号番薯、蜜雪梨等一批高产作物、水果良种。
“一开始,我种的杨梅品种不佳,没有收益。后来,孟站长带我从浙江引进了东魁杨梅,获得了成功。”松山镇小获村的吴高华告诉记者,如今,他的果园扩大到了100多亩,还在福建省杨梅果实鉴评活动中获得三等奖。
这几年,孟钦还带着镇里的农业大户赴各地考察,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目前,全镇仅大棚蔬菜、高山反季节蔬菜等蔬菜作物的种植面积就达5000亩。
“第一次在田间与农民交谈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已近退休,但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孟钦说。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