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战士讲述传奇经历:22年后长大的我就成了你
付海洪正在清除郭东圩上的渗水表面泥土。(受访者供图)
22年前,还在母亲腹中的付海洪被洪水围困,解放军战士将母子俩救出。22年后,付海洪光荣作为当年的英雄部队——“抗洪抢险英雄营”“掖城连”的一名战士,回到家乡和洪水正面对抗。
7月27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文点赞抗洪救灾一线战士、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的一名副班长付海洪。当晚8时,本报记者电话连线付海洪,听他讲述抗洪前线的故事。
每天巡堤5小时 扒开每处草丛查找裂缝
电话接通时,付海洪正身处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抗洪一线,“我们负责的这条堤坝叫郭东圩,是贯穿京九线、横穿福银高速的一条战略堤坝,不能出任何问题。”
7月14日,付海洪和战友们到达任务地域。“来到圩堤上,眼前已是一片汪洋。”他回忆说,当时村主任介绍,已经有5000多亩良田被洪水淹没,“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看到那么多田被淹了,很心痛。”圩堤的一边是洪水,另一边是百姓的家,堤坝的安全关系着周边3个村子的安危。
巡堤、找隐患、处置险情……是付海洪和战友们的主要工作,他说,遇到每处草丛都要弯腰扒开来细查有没有裂缝,每一次巡逻任务要持续5个小时。付海洪说,如今天气放晴,阳光很毒,有不少战友被晒伤,高温加上高湿的环境,很多人都起了湿疹。
7月20日当天,突然起大雨,冒雨巡逻时,付海洪和战友发现了一处比较大的“泡泉”(在渗流作用下,土体出现孔洞,水在土孔隙中的流速增大引起土的细颗粒被冲刷带走的现象)后,立刻开始装沙袋,准备做“围井”(指在“泡泉”周围用装满砂土的蛇皮袋垒成的月形或圆形挡墙,是一种处理“泡泉”险情的方法),“我一口气扛了十几个沙袋,每个沙袋都有40多斤重。”付海洪说,20多分钟后,“围井”做好了,那时的他已手脚发软,体力严重透支,整个人被雨水淋透。
入伍后刻苦训练 主动请战赴抗洪一线
谈及自己的名字,付海洪说,自己的名字里带个“洪”字,是跟1998年夏天他妈妈经历的那段难忘记忆有直接关系。
当年,付海洪老家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司铺村遭遇洪水,母亲正怀着他,“我母亲被洪水困住后,解放军前来救援,用皮划艇把母亲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付海洪说,洪水退了后他很快就出生了,父母于是给他取名叫“洪”,就是为了铭记当年人民子弟兵救助的那份恩情。
“从小我就盼着,长大后穿上军装去帮助别人。”付海洪说,2016年,他报名参军,被分配到1998年参加抗洪抢险、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抗洪抢险英雄营”。
经过4年军旅生活的锤炼,付海洪已成长为一名骨干士官、训练尖子,曾刷新旅双杠二练习课目纪录。当得知部队要前赴江西抗洪救援,他立即写下请战书,表示一定要到抗洪一线保卫家园。
当地小学生给他们送来食物和感谢信
付海洪到达抗洪一线后,电话告诉家人,家人都很支持他。“家人嘱咐我要注意安全,还鼓励我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像当年的解放军一样,冲在最前面!”付海洪告诉记者。
“任务地域的老乡都特别热情。”付海洪说,有几次,几位大娘来到他们的宿营地点,带来了好多粽子和当地名叫蒿粑的特产,“我们心里特别暖,有一位大娘还拉着我的手说,看到了我们,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一样。”
当地一所小学的孩子们,曾派代表来圩堤上探望解放军战士,孩子们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他们买了好多吃的东西,还跳舞、送感谢信,很受感动,“解放军是最帅、最可爱的人,我们要学习解放军叔叔的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精神……”电话中,付海洪念起了孩子们写的信。
(厦门日报记者 黄琬钧 实习生 陈宇津)
- 看哭!百姓冒雨追车送抗洪战士熟鸡蛋(2020-07-29 10:08:26)
- 群众自发组织为抗洪战士洗迷彩服 还拿来自家的晾衣架(2020-07-28 15:10:03)
- 抗洪战士骗妈妈说没去抗洪 其实已连续奋战了几个昼夜(2020-07-28 14:34:49)
- 应急管理部:已有6.9万余人参与江西湖北等地抢险救援(2020-07-28 11:19:14)
- 抗洪战士骗妈妈说没去抗洪,擦擦眼泪继续奋战(2020-07-27 10:33:22)
- 福建消防救援队伍连续奋战在江西抗洪抢险一线(2020-07-27 09:48:12)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