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这座古厝修缮 牵出一段垦荒史
白云深处,名医故里。
永泰县白云乡樟洋村,海拔640多米。盛夏时节,田地中的玫瑰悄然盛放,优雅的气息映衬着村里的一栋古厝——力钧故居。这是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古厝,有着298年历史,去年底完成修缮后,它引起了不少福州文史爱好者的关注。
这栋古厝中,不仅走出了清代名医力钧,还有一位垦荒先行者力锵。百余年前,力锵与著名侨领黄乃裳一起,带领福州同乡开拓马来西亚诗巫。目前,樟洋村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计划打造中医药康养小镇,在完成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帮助当地形成复合型的产业模式。
修缮后的力钧故居
古厝正厅不招蚊虫留下传奇
去年开始,相关部门投入140万元,本着修旧还旧的原则,对力钧故居进行修缮。如今,它被列为历史建筑,重新开放。
昨日下午,在省民政厅驻樟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雪梅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力钧故居,也叫力氏祖厝。
古厝为穿斗式结构的建筑,占地270平方米,坐落在一片竹林前,为永泰传统土木结构民居,共有五开间。
杨雪梅说,这栋近300年历史的古厝,正厅里却没有任何蜘蛛网,当地村民对这一现象都感到好奇。一位年长的村民说,一般的福州木构古厝,都是用杉木做主要材料。但由于村里的杉木不多,力钧故居在300年前修建时,加入了槐木和松木。或许是木材的特殊气味,又或许是中医世家有特殊的驱虫方法,蚊虫、蜘蛛都躲得远远的。
有意思的是,古厝边的田地中,种植着玫瑰、迷迭香等带着香气的药用植物,这些药材如今也成为村民的一项收入来源。
中间白裳者是力钧
哥哥力钧精中容西兼求并进
提到永泰名医,很多人就会想到力钧,他是白云乡人,生于1855年,1925年卒于北京,享年70岁,留下了《庚寅医案》《内经难经今释》《骨学》《辛卯医案》等大量著作。
根据《永泰县志》记载,力钧幼年时,曾跟着好文通医的刘善曾读书,开始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据说,力钧13岁时患疟疾,被医生误诊为瘟病,寒热更甚。后来,一个乞丐给他诊治后,服药三剂,吐痰数升病愈,并教授他如何区分疟疾和瘟病,力钧见识大增。自那以后,力钧跟着这位乞丐习医。
1891年,力钧下南洋,发现几种西药在止痛祛风、杀虫解痒、生肌化毒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从此开始兼用西药。1897年,他东渡日本考察;1910年,他随公使赴英、德、法、瑞士、奥、意、俄等国,所到城市必先参观医院、医校,回国时购买了大量医学图书。他训诫子孙,要多进行临床实践,中西医兼求并进,不可偏执一方。
诗巫福州公会寻访力锵后人的来信
胞弟力锵是诗巫垦荒先驱
在永泰塔山公园的名人石雕像中,不仅有力钧塑像,还有一座人物塑像,他是力钧的胞弟力锵。
永泰县白云乡白云村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心主任黄以胜说,力锵是晚清举人,20世纪初,他和著名侨领黄乃裳一起,带领来自福州的垦民,到马来西亚诗巫拓荒。
黄乃裳曾在《绂丞七十自叙》中对力锵予以很高评价:“余与力君,投艰冒险,况瘁焦劳,阅年始稍有头绪……”黄乃裳提到的“力君”,正是力锵。
黄以胜考证说,1900年12月23日,力锵带领首批72位福州
垦民到达诗巫,当地人叫他“力昌”。不幸的是,力锵回国继续招募垦民时,于1901年8月在厦门病逝,他的垦荒历史也就此画上句号。
黄乃裳在《绂丞七十自叙》中还提到,他曾送力锵的妻子回到国内。2000年、2018年,马来西亚诗巫福州公会专门派人寻找力锵后人,虽然两次都寻访未果,但他们见到了力锵的族人,并确认其祖屋就在白云乡樟洋村。
杨雪梅告诉记者,后来经过多方联系,他们在三明永安和厦门联系上了力锵的后人,未来这段缺失的垦荒历史,有望被补齐。 (记者 石磊磊 罗丹凌/文 包华/图)
- 访古厝 探史迹 传家风(2020-07-23 08:06:00)
- 鼓楼这场活动,把课堂搬到古厝中(2020-07-22 15:34:13)
- 永泰白云乡力钧故居:古厝修缮牵出一段垦荒史(2020-07-22 11:43:22)
- 投资一个亿!永泰幸福小镇研学酒店一号楼封顶(2020-07-22 10:57:03)
- 盛夏时节 永泰深山中秘藏一片红色花谷(2020-07-21 12:01:27)
- 古厝古桥古街再现榕城港市(2020-07-20 16:20:43)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