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即将启动实施
自2020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实现高中所有年级全覆盖。为确保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顺利推进,7月16日,省教育厅发布《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
突出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
《实施方案》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内涵,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此次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突出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系统性、指导性,对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发挥好课程育人功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6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号)对外发布
《实施方案》强调,实施高中新课程,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强化铸魂育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体育与健康三个学年每学期必须开设,并结合学生运动爱好和特长以及个性发展需要提供选择性模块。鼓励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发展学生艺术兴趣和特长。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开展志愿服务,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与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及校本课程相关专题内容统筹。推进“五育”课程融合,充分发掘课程资源,丰富选修课程,科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健全完善选课走班模式下全员育人模式,构建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统筹,班主任、导师和科任教师等协同配合的有效管理指导机制。
突出基础性和选择性
《实施方案》规定,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实施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开好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全部纳入校本课程管理。改进科学文化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其中特别强调要强化基础学科教学,这主要基于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强调“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课程课时安排方面,国家规定课程须开齐开足,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劳动等课程,要保障实验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得随意增减各科目学时总量。如学校教学改革确有需要,经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时长,但应保证科目教学时间总量不变。在教材选用上,不得使用设区市选用版本以外的教科书。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严禁各地和学校擅自使用境外教材。
2019年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首次击剑展示活动在福州一中高中部举行
《实施方案》要求,科学安排每学年授课科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完善教学设施等资源配置,保障走班教学需要。对接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深入推进学生选课指导,合理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选择性考试科目在完成必修课程后组织实施走班教学,一般安排在高二下学期开始选课走班,确保夯实共同学习基础。学校要根据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并涵盖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学生发展指导方案,编制实施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说明与选课指南,组建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专门队伍,并以导师制方式,帮助学生科学选择选择性考试科目,确定适合的发展方向和成长路径。学校、教师不得代替学生选择或限制选择考试科目。
《实施方案》提出,要坚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开展教学,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实验基础操作、仪器规范使用、安全环保意识等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室操作习惯和工作规范。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教学新模式,支持学生开展沉浸式、个性化学习。
《实施方案》明确,学生修习的学分由学校认定。学校要制定学分认定具体办法,根据课程方案,合理分配各学年学分,科学安排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及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落实学生毕业学分要求。相较于高中课程实验方案,此次课程方案必修课程学分从原来的116学分减少为88学分,相应增加了选修学分,进一步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也对高中校科学编排课程提出新要求、新挑战。
突出评价的导向和引领
《实施方案》指出,将修订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劳动素养和综合实践活动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国家课程规定的其他学科均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完善体育、艺术及实验操作合格性考试组织方式和省级统一标准要求。统筹学业水平考试安排,促进教学进度科学合理有序,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减少高中统考统测和日常考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2019年3月,第34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福州三中举行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省教育厅将根据教育发展新形势要求,修订完善我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和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素养、选修课程的修习以及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列为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学校要制定校本化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细则,细化评价内容,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在成长过程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方面,遵循教育规律,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合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注重通过评价改进学习,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系统分析,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做好精准反馈,引导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个性化学习。以提高师德素养为核心,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改进教师评价标准。健全完善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传帮带”工作及评价机制。加快建立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参与的学校评价体系。
突出典型示范和条件保障
《实施方案》要求,示范建设高中要健全完善课程规划和体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级达标高中要结合实际设计开发校本作业,做到校本作业与教辅材料相结合。示范建设高中需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布置个性化校本作业。要探索区域联合、校际联合等多种教研工作机制,加大区域间教研帮扶力度。示范建设高中应与帮扶学校采用教育共同体模式,制定联合研训方案,健全以跨校研训为主要载体的帮扶机制,帮助一般学校提升教科研水平。围绕课程改革主要任务,设立若干国家和省级示范区(示范校),探索不同地区和学校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模式。近日,我省三明市及三明一中、三明九中、大田一中已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和示范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跟踪指导和过程管理,及时总结和推广示范区(示范校)建设成果和成功经验,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示范建设高中和高中课改基地建设学校要深化新课程研究和实践,适时组织对口帮扶学校开展改革研讨会和经验交流活动,推广辐射改革成果。各市、县(区)要定期组织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培育典型,强化引领,推动本地区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明九中美术老师在给学生点评作品
为了协同推进高中新课程平稳实施,保障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省、市、县分级负责开展新课程新教材骨干培训,学校要研究制定分批分层递进培训方案,抓好学科教师全员培训。据了解,2018年和2019年,省教育厅已完成新课程、新教材省级骨干培训,各市、县培训工作将于2020年秋季开学前完成。同时秋季开学前,省教育厅也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省级骨干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校长和教师新课程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和走班教学管理能力。7月底前,省教育厅还将根据《实施方案》对新课程实施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安排,确保新课程顺利启动、平稳推进。
- 高中生蹭售楼处空调学习一年 高考结束买水果送感谢信(2020-07-16 17:02:14)
- 福州市教育局发布明日民办初中录取摇号相关信息(2020-07-16 16:55:53)
- 教育部等三部门:这些岗位优先录用52县贫困家庭毕业生(2020-07-16 10:46:11)
- 教育部:对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户口档案在校保留两年(2020-07-16 10:10:22)
- 教育部回应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从未授权有关研究(2020-07-16 09:34:15)
-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电话 开通时间为历年来最长一年(2020-07-15 11:51:35)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