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建省立、协和277名医护人员:团结协作 啃下“硬骨头”

2020-03-16 08:52:33  来源:东南网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277名福建医护人员多学科联手、中西医结合

  团结协作 啃下“硬骨头”

  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Z12、Z13重症病区关区,来自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277名医护人员开始隔离休息、原地待命。此战武汉,他们重担在肩——所负责的病区老年患者比例超过70%,脑梗、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缠身的患者居多,如何啃下“硬骨头”?

  迅速投入 硬核操作

  2月14日下午4时,经短暂强化培训后,福建省立医院队员们进驻接管Z12病区收治病人,截至当晚7时该病区64张床位全部收满,彼时距医疗队抵达武汉刚满24小时。

  2月15日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队员们就位。至当晚10点多,所接管的Z13病区64张床位也已经收治61位病人。

  这两个病区都是重症病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分别达到85%、70%。

  队员们的首例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治疗,是在一个深夜里完成。

  那天晚上11点,一位82岁的患者突然出现呼吸衰竭,血氧饱和度仅60%左右。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队员吴峰、钟东塔、包启业、徐晓东赶到病房,却苦于一时间无法配齐防护面屏等装备。情急之下,大家就地取材,用塑料袋套在头上充当面屏,密切配合成功完成了气管插管。

  接上呼吸机后,看着病人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4%以上,队员们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但这波操作,只是帮老人抢回了命,几天后,防护头套一到位,队员们再次组队,在为老人更换气管导管的时候,采用了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提高科学救治的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 多学科协作

  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病有一个特点——大部分患者救治后能很快好转出院,而一部分患者却因反复发热、核酸检测始终不能转阴,或者症状消失后,肺部纤维化一直存在而迟迟无法出院。

  50多岁的患者王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经过一个疗程的抗病毒治疗和中药治疗,整体症状大部分缓解,可他间断出现食欲差、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为此,来自福建省立医院消化科、中医科的队员们针对他的情况进行中药调理、抗感染治疗,最终帮助王先生痊愈。

  “我们这里收治的患者有些累计住院时长达三四十天,因为病程长,年龄大,他们往往在治疗后期存在着多种合并症。”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于荣国说,“越到后期治疗越困难,好在我们这支队伍涵盖了几乎临床所有科室,在治疗的后半个月,我们更多地为这些迟迟无法治愈的患者开展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并全部结合了中医中药的使用,在治疗效果上取得了一些进展。”

  为了总结治疗经验、提升治疗效果,每天下午4点,医疗队各组组长就每日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病情、治疗难点,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精确指导。

  自创康复操

  在Z13病区,每天上午固定时间,不少患者都在做一套医护人员自创的“舒缓康复操”。

  这套“舒缓康复操”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吴峰结合日本春山茂雄《脑内革命》中的理论,改良了网上一些训练操的危险姿势后自创的。“病房空间有限,病人活动不便,容易出现手脚麻痹,甚至形成血栓,再加上患者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易形成恶性循环。这套操可以帮助病人在很小的空间内拉伸筋骨,增加组织活力和弹性。不少病人反映,练操之后身体没那么容易麻痹了,睡眠质量也有了改善。”吴峰说。

  治人先调心,这在新冠肺炎病房显得尤为重要。69岁的李阿姨是聋哑人,患有糖尿病。再加上她书写不太顺畅,起初,队员们与她的交流比较吃力。恰巧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陈丽敏曾经学过一点简单的手语,能够和李阿姨进行一些简短的“对话”。这一下拉近了二人的距离。

  队员们见状,纷纷开始抽空对着视频学习手语,增进与李阿姨的交流。出院那天,李阿姨握着陈丽敏的手,给了她一个深情的拥抱——不能开口说话,但她此时已经用行动在说“谢谢你”。(福建日报记者储白珊 福建卫生报记者 林颖 陈坤)

【责任编辑:詹婷婷】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