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18年拒缴电费之地,如何补齐“治理欠账”

2019-11-18 15:43:4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曾经,因为对补偿政策不满等原因,樟湖库区移民连续18年不交电费,一桩桩用电怪象令人匪夷所思:冬日在猪圈里装上浴霸,为猪崽取暖;夏日挑灯跳广场舞,四台大功率冷风机劲吹降温……用电失序一度带坏了社会风气,拖累了经济发展。

18年拒缴电费之地,如何补齐“治理欠账”

樟湖镇全景。张章银 摄

  去年下半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践行“四下基层”好作风,对准“沉疴”下“猛药”。600名干部“一竿子插到底”,分成8个小组分别派驻8个重点村,以细致的群众工作赢得库区移民认可,困扰了樟湖18年的用电秩序得以恢复。

  18年“沉疴”难治理

  电网多年不改造,用电超负荷导致电压不稳,高峰期停电、电器被烧坏是常事

  深秋季节,从南平市区驱车约一小时,记者来到水口水电站最大移民镇——延平区樟湖镇。沿途青山如黛、绿水环绕。站在新镇区登高远望,不足一公里外的水口库区碧波微澜、江水浩淼。

  几十米的水下,是曾被淹没的樟湖镇13个村1.4万亩耕地。这里曾有着作为闽江渡口的繁华集镇。一幅樟湖旧镇的水墨图上,鳞次栉比的建筑群仍可见古风遗韵。

  “1991年3月,1.9万余名库区移民被集中安置在离旧镇1公里外的新址。”樟湖镇党委书记陈家容回忆说。

  淹田、淹地、淹房……伴随着闽江渡口这一交通区位优势的丧失,樟湖镇繁华难续。原先依靠渡口经济为生的部分移民,生计急转直下。

  水口电站“功在国家、利在电站、难在政府、苦在移民”的顺口溜,在樟湖移民中广为流传。

  此外,不少移民认为,国家对其他同类项目的补偿优于水口电站。这种“攀比”导致他们对库区移民政策,从质疑到不满,甚至对抗情绪蔓延。

  2001年开始,除部分党员干部和少数群众外,樟湖镇绝大多数群众拒缴电费,用电秩序陷入长期混乱。

  “有的村民直接从低压线接线盗电,有的村民在电表上做手脚,还有村民对催缴电费置若罔闻。”国网南平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晓云说。

  据测算,樟湖镇用电失序,每年给电网公司带来的电费损失上千万元。

  樟湖镇多位群众反映,10多年拒缴电费,一些村民对“电费”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冬日在猪圈里装上浴霸,为猪崽取暖;夏日挑灯跳广场舞,四台大功率冷风机劲吹降温;有的村民晚上睡觉不关灯,长期离家不关空调……

  一位村民说,“走在樟湖镇,你会发现,这里卖的冰箱、电磁炉等家用电器都是最大功率的。”

  看似“赚”了的村民慢慢也发现了诸多“不利”。

  电网多年不改造,用电超负荷导致电压不稳,高峰期停电、电器被烧坏是常事。“烧出来的饭经常是夹生饭。”樟湖镇新岭村村委会主任陈登全说。

  村民普遍反映,遇上过年过节,停电、跳闸情况更为严重。有的村民中午就要开始准备煮晚饭,“挨家挨户轮流煮饭过年”渐渐成为常态。

  用电失序也导致樟湖镇营商环境恶化,目前没有一家规模以上企业。“2015年,曾有一家天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有意向到樟湖投资,但看到这里电压不稳、交通不便,最终投资也不了了之。”樟湖镇溪口村村主任廖克亮言语中充满着无奈。

  电,这个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必需品,竟变成了樟湖库区的一个敏感词,不少村民谈“电”色变,在心里打上了“死结”;

  电,更是一道令当地干部苦苦求索而不解的难题,电改不力助长了歪风邪气,一时间没有干部愿意到樟湖任职;

  用电失序带坏了社会风气,基层治理陷入恶性循环,基层组织换届也难以正常进行……

  2007年、2010年,延平区先后开展了两次用电秩序整治,却遭到大量村民阻拦。电力设备难进村、基层干部难入户,都以失败告终。推进樟湖电改,成为樟湖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事”。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