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文历史 再扬丝路风帆
长乐启动“红领巾走家乡·红色文化伴成长”研学
小记者参观郑和史迹陈列馆。
福州日报记者 许含宇 李淑娟/文 池远/摄
为不断巩固和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近日共青团长乐区委启动“红领巾走家乡·红色文化伴成长”计划,联合福州日报、长乐区教育局组织开展长乐区少先队“红领巾红色研学”系列活动。
昨日,来自长乐师范附小的30名福州日报小记者,前往郑和史迹陈列馆、琴江满族村、长乐区海丝馆、郑和广场,了解家乡历史发展变迁、郑和七下西洋与长乐的渊源,以及当地海丝文化,孩子们踊跃参与、积极互动,让研学活动高潮迭起。
探索郑和故事
再现光辉历程
“明朝初年,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线最远的航海纪录是谁创造的呢?”来到郑和史迹陈列馆,研学导师首先向小记者们问道。“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个问题还真难不倒小记者。“对啦。这一纪录还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向巅峰。长乐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研学导师介绍说。
郑和史迹陈列馆位于长乐区塔山,馆内展品有文物、图表、模型等近130件,再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光辉历程,反映了长乐的历史。“长乐别名吴航,从名字上就与航海有不解之缘。”研学导师告诉小记者,长乐的圣寿宝塔、天妃灵应之记碑、登文道码头这三处海上丝路史迹见证了郑和七下西洋发生的故事。
“郑和七下西洋,以长乐太平港为舟师驻泊基地,招募水手、修造船舶、补给粮草,到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创了经南海、印度洋,由中国直通西亚和非洲的远航壮举,铺就了海上丝绸之路。”研学导师说,郑和下西洋体现出的勇于开拓和“赍币往赉之”的商贸精神,正逐渐融入长乐,让越来越多的长乐人走向世界。
聆听琴江历史
品味村落风韵
“你们知道这个村落的由来及建筑布局吗?”刚走进琴江满族村,研学导师就向小记者们抛出问题。
“琴江满族村有300多年历史,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清朝时,水师旗兵在这里安营建寨。这里的每条街、每栋房长得都差不多,特殊的结构布局非常适合巷战,也容易让人迷路。你们看,整个村庄的街巷形成了‘回’字形,这样做是因为这里曾经是军事要地!”研学导师说,琴江村由300年前的水师军营演变而来,是一座完全按作战需要建设的村落。听完研学导师的介绍,大家埋头记录。通过听讲解和观看专题片《琴江》,小记者们对先人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如果说特殊的建筑布局是先人智慧的结晶,那么历史名人就是长乐发展的名片。小记者们对家乡的自豪感陡然而生。“这些人为我们争得了荣誉,我们要以他们为豪,更要以他们为榜样。”小记者们异口同声地说。
了解海丝渊源
传承海丝文化
位于闽江口南岸的长乐海丝馆,是一座仿明代风格建筑。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参观了海丝展播区、游客服务区。一面近15平方米的LED大屏播放着海丝专题片《航》,大家集体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罗盘、水密隔舱、牵星板、测深锤、风帆、航海图等装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收获很大,以后有时间还要来看看!”小记者们表示,通过研学体验,了解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将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海丝文化的责任。
据了解,下阶段,长乐区将在长乐师范附小设立“红领巾小记者站”的基础上,拟在城区条件成熟的小学挂牌成立3个“红领巾小记者站”,通过参观访问、主题学习、志愿服务和劳动实践等研学形式,带领“红领巾小记者”参与具有少先队特色的红色研学活动,并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推动中小学生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 市委统战部举办首期同心大讲堂暨主题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2019-11-02 08:16:43)
- 闽清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忠霖:勇做先行者 争当排头兵(2019-11-02 07:53:45)
- 福州市委常委、仓山区委书记蔡战胜:忠诚守初心 奋斗担使命 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2019-11-02 07:44:24)
- 尤猛军上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19-11-02 00:43:23)
- 长乐:从煤油点灯到华灯璀璨(2019-11-01 20:50:45)
- 连江县举办主题教育知识竞赛(2019-11-01 08:27:20)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