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州古厝》出版回忆

2019-10-28 09:52:4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福州古厝》出版回忆

《福州古厝》出版回忆

  闽王祠

《福州古厝》出版回忆

  开元寺

《福州古厝》出版回忆

  戚公祠

《福州古厝》出版回忆

  林觉民故居

《福州古厝》出版回忆

  严复故居

  2002年5月,《福州古厝》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责任编辑,在社里领导下,我全程参与了出版的全过程。多年来,我一直视这段经历为自己人生中的重要经历,每每回忆起来便感到温馨和激动。

  幸运遇到好作者

  福州为东南灵秀之地,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襟江带海,青山环抱,形势天成,城内有屏山、于山、乌山成品字形排列,故而别名“三山”。人们以“三山两塔一条街”来概括古城的格局。北宋治平年间,郡守张伯玉“编户植榕……绿荫满城,暑不张盖”。至今,福州城内仍然处处可见古榕树,郁郁葱葱,荫翳着榕城百姓,故而福州又称榕城。

  长期以来,人们的印象更多停留在福州是东南沿海面对台湾的一座中等城市。福州与台湾一水之隔,人们在提及台湾的时候才会想起福州。其实,福州的历史底蕴非常深厚。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福州,为了让福州走向世界,200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策划编写“福州民俗文化丛书”,共计8册,分别为《福州古厝》《福州习俗》《福州世家》《福州熟语》《福州老街》《福州地名》《福州老铺》《福州老行当》。我们邀请当地知名的民俗专家、学者参与创作,《福州古厝》一书由曾意丹负责撰写。

  曾意丹是福州人,生于1943年2月14日。196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洛阳考古队工作。曾主持过洛阳西高崖遗址、隋唐都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再后来,调回福州,任福州市文化局副局长、福州市文物局局长、福州市文化局调研员等职务。曾促进并协助组织国家在连江定海的第一次水下考古工作,组织考古队在福清发掘南少林遗址。公务之余,他勤于笔耕,著有《福州旧影》等,负责撰稿的电视专题片《坊巷春秋》《沿海明珠——福州》《引进西学第一人——严复》等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2001年夏天,我第一次见到曾意丹。他穿着带格子的衬衣,提着一个略显旧的黑色公文包,个子较小,身材偏瘦,面容清癯。鼻梁上架着一副大眼镜,脸小眼镜大,眉毛很有特色,偏淡,有几根特别长,且下垂,让人感觉亲切。他为人随和,知识渊博,口才甚好,对文物考古有很高的造诣,我们第一次见面便交谈甚欢。

  《福州古厝》是图文版的,随文配有许多照片。为备齐这些照片,曾意丹跑遍了当时的福州五区八县的山山水水。有时为了更换一张照片,都要特意再去某地一趟,确实非常辛苦。那时,还没有数码相机,用的是胶卷拍摄,成本高,且无法现场鉴别拍摄效果。他往往将胶卷内的照片一张张冲洗出来,鉴别一下图片质量,能用的便一张张标明照片具体排在哪个章节的具体位置。这是个细致活,容不得一丝差错。在图书编辑的过程中,具体照片随文的位置需要确认。因为照片都是曾意丹提供的,本人最熟悉,一次,我请他来确认一下最后排版的照片位置是否正确。因忙于事务,下午曾意丹来时已经比较迟,这项工作下班前做不完,看来非要晚上加班不可了,我便和曾意丹一起到楼下卤面店简单吃一碗面条再继续工作。

  在多次接触中,我和曾意丹慢慢聊开了。他的知识渊博,口才也好。我们聊到以往出版的一些图书,以及在洛阳的工作经历。我还听到他对文物保护的具体情形的介绍。说到有的地方急功近利,出现破坏文物的行为时,他神情忧郁,痛心疾首。由此,我看到了一个老文物专家保护文物的拳拳之心。

  2002年春节过后,曾意丹告知书稿已经撰写完成,我自然很高兴。当时,电脑写作已经比较普遍,但曾意丹亲自送来的稿件却是手写稿。书稿密密麻麻地写在方格纸上,每一章用文件夹夹好,总共有300页左右。至今,我还保留着曾意丹的手写稿。

  我浏览了整部书稿,感觉特色十分鲜明。全书结构合理,意境优美,用艺术化的语言传达了福州古建筑的神韵。同时,重点叙述了福州的自然风貌、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如数家珍地介绍了福州的传统古建筑。

  神秘的写序人

  在《福州古厝》一书即将编辑完成时,曾意丹让我将书稿的清样多打印两份,说想请人写序言。请人写序言是惯例,我随口问道,序言的作者都定下来没有?曾意丹告诉我,基本已经确定。一篇拟请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撰写。他特意对我介绍说,罗哲文曾经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助手,对文物保护有很深的造诣。另一篇序言的作者暂时保密。这勾起我的兴趣,等待“谜底”揭开。

  大约是2002年4月,图书即将签付印的前几周,一天上午,曾意丹送来习近平同志撰写好的序言。我立即认真阅读了几遍,觉得全文既深刻又精彩。我清晰地记得,序言标题下面的签字用的是手写体。习近平同志签名非常认真,名字有横排、竖排,字号有大、有小,在一张便签上签了好几个名字,这样方便编辑挑选一个合适的字体和字号进行编排。我很感动,觉得习近平同志对待工作真是一丝不苟,且时刻为别人着想。我很好奇地问曾意丹,是如何请到习近平同志撰写序言的。他告诉我,习近平同志在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时,就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对文物工作者也十分关爱。习近平同志知道他是从外地调回福州的,关心他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同时,多次向他询问关于福州市文物保护的情况,听取他的工作汇报。后来,习近平同志调到省里工作,但仍然关心着福州市的古建保护和文化传承事业。当曾意丹请求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序言时,习近平同志十分高兴地答应下来,并在百忙中很快撰写好。

  习近平同志在序言中提出,“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认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文脉。同时,强调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唯其如此,方能保护城市的传统风貌,保护城市的个性。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高屋建瓴,富含哲理,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古厝〉序》中提到了福州的一些古建筑,这些建筑有的是为纪念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而建,如戚公祠、林文忠公祠、马江昭忠祠;有的曾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如福州开元寺。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福州古建筑之多、之美,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

  开元寺位于福州市开元路芝山上。该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年),初名灵山。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今名。开元寺还有日本友人送来的一尊日本高僧空海的铜像,寺内有日本友人立的“空海入唐之地”碑。唐贞元二十年(804年),空海因船遇风,漂至福州长溪(今霞浦县),在赤岸登陆,到福州后就住在开元寺。后来空海又到长安求法,学会了中国的诗画,他将中国的文化带到日本,并借鉴汉语,发明了片假名,他对日本文字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守护好民族的“根”与“魂”

  确实,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一个文明始终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魅力。包括福州开元寺在内的古建筑,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国人的品质和特质,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物之一。

  我作为责任编辑,亲身经历了该书从编辑到出版的全过程。作为习近平同志所写序言的最早读者,我受到深刻教育。

  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首往事,深深感到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习近平同志在序言中所强调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在当今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成了全世界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我认为,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这些理念,对于大力开展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建设现代化的文化强国,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009年8月8日,福州正刮着台风。当天,曾意丹与朋友们在一起聚会,突发脑出血,朋友们第一时间将他送到福建省立医院抢救。无奈病情严重,曾意丹虽脱离危险,但从此常年住院,至今昏迷不醒。我和朋友们对他的健康状况深为忧心。我想,如果他现在神志清醒的话,了解到习近平同志当年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的序言,为推动新时代文化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该有多高兴啊!

  随着习近平同志这篇序言的广泛传播,人们更多地了解了《福州古厝》这本书,了解了古城福州,认识到保持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的重要性,新的文化建设的热潮正在涌现。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福州古厝》一书的再版工作启动,我和同事们加班加点,终于令新版《福州古厝》如期和读者见面。

  (作者:黄须友 作者单位:福建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琳珊】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