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绽放“幸福花” ——闽东乡村振兴见闻
溪塔村美景 徐烽 摄
夏秋之交,闽东大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朝阳初升,农家人便在乡间田野忙活开了;傍晚时分,地面的温热渐渐散去,纳凉亭传来欢声笑语。连日来,记者走进霞浦、福安的特色村庄,看到一幅幅和美的乡村图景。
船民搬上岸渔村富起来
8月13日下午,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渔民广场上好不热闹,“放飞梦想的翅膀——央视主播与你谈读书”活动在这里举行。8位央视主播不仅与下岐村的孩子们共同朗诵了诗歌美文,还与他们一同畅谈梦想。
看到孩子们自信乐观的笑容,下岐村党支部书记郑月娥感慨道:“下岐村是一个由连家船民聚居而成的渔村,过去,村里的群众长期在海上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那时候,谈梦想是奢侈的事。”
由于历史原因和渔民“以舟为居”的固有生活习性,连家船民在岸上没有寸土,通常是一家人挤在一条长不过七八米的船上,就连适龄青年结婚后的新居也是一艘船。
“浮家江海”,连家船民最忧心的三件事就是台风、看病、就学。郑月娥说,她是连家船民后代,和乡亲们一样,虽然过惯了风雨飘摇的生活,但内心无比渴望到岸上定居。
转机出现在1997年,我省开始实施连家船民搬迁上岸工程,几代下岐村人的安居梦想照进了现实。1999年,下岐村采取“分期分批、全面搬迁”的办法,新建2个渔民新村、6个渔民安置点,建设339栋房屋,安置了511户2310人。
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后,新的问题产生了,他们除了捕鱼再无一技之长,因此有人上岸没几天又回到船上去。显然,仅靠传统捕鱼业,船民难以摆脱贫困。
为了帮助村民获得更多谋生手段,下岐村党支部发挥了关键的引领作用。22年来,历任村党支部书记都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1号工程”,接力完善多元产业发展规划,即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海洋捕捞产业,同时发展餐饮、物流、住宿等第三产业,引导渔民向个体户、工人转型。
产业兴旺,振兴乡村的底气足了。近几年,下岐村党员干部、群众、乡贤积极投工投劳,对接上级有关政策,对整村进行绿化、硬化、净化,大力开展道路硬化改造、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提升、渔民广场、立面和坡屋顶改造等项目建设,把家乡装扮得分外美丽。
“下岐村20多年的巨变可以用一组数据来体现。”郑月娥自豪地说,1997年,下岐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村财收入、大学生人数均为零,到了2018年,这三项数据分别是20740元、63万元、220人。
两村手拉手共享“甜蜜果”
虎头桃源、溪塔葡萄沟是福安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的“双子星”,当下水蜜桃采摘季已过,溪塔葡萄沟接替成为热门景点。
溪塔村依山傍水,穆阳溪支流秀溪从村前流过,畲村群众因地制宜沿溪种植刺葡萄,巧妙利用溪面空间搭架,让葡萄藤蔓交叉穿插,形成绵延近6公里长的葡萄沟,被誉为“中国最美葡萄沟”。
走进葡萄沟。一路上慢走细看,只见沟上绿茵蔽日,一串串成熟的刺葡萄挂在枝头;沟下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沿途山林秀美,又有畲族风情点缀,别有一番风情。
自2013年溪塔刺葡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溪塔村的刺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200多亩,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
虎头村紧邻溪塔村,以种植穆阳水蜜桃闻名省内外。上世纪80年代,虎头村开始大规模引种穆阳水蜜桃,多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水蜜桃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该村水蜜桃种植面积达1600多亩,年产值达2400多万元。
地理相近、文化同源,近年来,虎头村与溪塔村携手合作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打造集畲族民俗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从2010年开始,虎头村立足千亩桃园的资源优势,将水蜜桃产业与畲族文化相结合,连续举办9届畲乡桃花节,年吸引游客逾70万人次。溪塔村也连续举办了9届刺葡萄采摘节,同样是游人如织。
穆云畲族乡党委书记钟廷富说,虎头与溪塔共同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旅游淡旺季互补,助推两村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走出“新路子”鼓起“钱袋子”
夜幕降临,霞浦县松港街道长沙村的夜景亮起,村民漫步海堤,吹着徐徐海风,怡然自得。长沙村党支部书记俞云灿说:“我们村的乡村振兴故事得从这条海堤说起。”(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
长沙村依山傍海,海浪侵袭长期威胁群众安全,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两次超强台风登陆曾令海堤溃决。天灾没有动摇长沙村干群保卫家园的决心,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他们重新修建了长860米、宽10米的海堤,围海造地1000多亩。
修筑海堤,不仅守住了长沙村的“生命线”,也让因支持水库建设而先后迁入的崇儒乡东坡村、柏洋乡外横江村160户群众安了心。为了促进新旧村民和谐共处,长沙村党支部对全村的宅基地、耕地、山林、滩涂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重新分配,帮助移民克服迁移带来的阵痛,融入当地生活。
2008年,长沙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又一次整合滩涂资源,在福宁湾开垦荒滩2000多亩,引进大弹涂鱼养殖技术,组织村民投资入股专业合作社,开展养殖经营。“通过发展养殖业,村民年均纯收入增加了6000多元,长沙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弹涂鱼科技推广示范村。”俞云灿说。
2012年以来,长沙村抓住乡村振兴与滩涂旅游摄影的发展机遇,将海堤与村前田园整体改造为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
旧海堤上建有仿古木屋、休闲台、木栈道,还引进了露天音乐休闲吧、山海特产店等入驻经营;堤内400多亩良田综合发展百香果、火龙果、蔬菜种植产业。俞云灿介绍,近些年村里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加上光伏发电项目收入以及土地租金,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钱袋子鼓了,精神也要富起来。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长沙村规划建设了长沙书苑、农耕文化陈列室、乡村振兴讲习所、油画展厅、青年创客基地等文化场所,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2018年8月,长沙村与下村党支部开展山海联动,引进文化脱贫工程项目,通过组织村民进行油画创作,打造文化脱贫示范点,销售收入全部归农民画家所有。68岁的缪立强老人曾是工艺美术厂的下岗工人,他自学习油画以来,每月增加了两三千元的收入。他说:“放下锄头,拿起笔头,农民也可以用画笔绘出别样生活。”(记者 龚键荣)
- 长乐区湖南镇: 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风生水起(2019-08-27 07:34:39)
- 生态振兴,擦亮闽东乡村最美“底色”(2019-08-26 15:36:18)
- 屏南县村头村:党员带好头 乡村环境靓起来(2019-08-26 09:36:32)
- 福建官方回应设立宁德大学建议:指标有距离(2019-08-26 08:58:19)
- 罗源新韵!主题教育不断升温,乡村振兴持续“快进”!(2019-08-24 21:31:40)
- 福建武夷山: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2019-08-24 09:54:57)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