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州第一包”!罗源“中亭街”有家网红包子铺

2019-06-04 07:42:06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郑瑞洋
  

“福州第一包”!罗源“中亭街”有家网红包子铺

大肉包好吃的秘诀在于特制腌肉。

  福州新闻网6月4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肖丹 刘其燚 文/摄)一条老街巷,五代手艺人,八方食客来,百年风味传。

  在熙熙攘攘的罗源街头,有一家“老妈包子铺”,以“明星产品”大肉包登上《早餐中国》节目,日均卖包子2000个,被罗源人及南来北往的食客称为“福州第一包”。

  《早餐中国》是继《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之后,又一美食纪录片新的“现象级”之作。该节目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与腾讯视频联合出品,海峡卫视制作。

  府前街的网红包子铺

  罗源自后唐建县,迄今一千余载,拥有山珍海味,留下人间风味。

  “大肉包,大肉包!”吆喝声中,肉包出炉,食客争抢。每天六七点,这样的一幕,在罗源城关府前街的“老妈包子铺”上演。

  府前街,是南宋吏部尚书陈显伯“尚书府”的所在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据载,他在江尾下独资创办了“松亭书院”,为罗源四大书院之一。尚学之风,在此生生不息,成为罗源人的精神瑰宝。

  如今,府前街是罗源城关的繁华街道,包子铺生意兴旺,常有外地回来的乡亲或游客慕名购买。

  这里的包子有多香呢?看在眼里,是皮肉丰满;捧在手里,是巴掌大小;吃在嘴里,是肉嫩香甜。吃一个,香而不腻;来两个,味道醇厚。皮馅在舌尖碰撞,滑溜溜的汁水从牙缝挤了下来,令食客大呼过瘾。

  江尾下的百年早餐世家

  包子如何做到这么好吃呢?“老祖宗最传统的手艺!”包子铺的女主人林金钗一语破的。

  林金钗一家是早餐世家,拥有百年历史,生意最早从江尾下起步,后搬至府前街。

  开门见海,举步登船,罗源的美食文化与江海有关。罗源又称“罗川”,南溪、中溪、北溪三条溪流穿城而过,汇入罗源湾。

  江尾下便地处三溪汇流入城处,有着罗源“中亭街”之称:曾是罗源城关繁华的码头,地处“草桥夜市”经济繁荣带;兴盛之时,茶店、客栈、饮食店等上百家商铺林立,人流不息。

  清道光年间,林金钗夫家的曾高祖董公孝兴,在江尾下三叉街创建了“联联白店”。经过几代人的传承,白、芋头糕、油条、油饼、包子、汤圆、红糖馒头等小吃,闻名江尾下一带。

  40多年前,第五代传人林金钗继承祖辈传统工艺,凭借大肉包而闻名罗源的街头巷尾。

  做包子的独家“三字经”

  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老手艺,“老妈包子铺”有一套做肉包的秘诀:老、精、准。

  和面,讲究“老”。每天凌晨1点多,包子铺就忙开了。“面团发酵有讲究,我们用的是老面。”负责和面的郑安宋说,他们坚持用前一天做面食时留下的面团,作为引子,自然发酵。包子松软香甜、富有弹性,便源于此。

  肉馅,讲究“精”。好吃的秘诀,在于林金钗特制的腌肉。肉要精。林金钗每天会去菜市场选取最新鲜的猪肉——一定要猪后腿,这里肥瘦均匀。味要精。切碎的猪肉配以白糖、酱油等佐料,腌足8小时,其中的比例则是林金钗几十年的经验。包子口味醇厚、香而不腻,便源于此。

  蒸包,讲究“准”。“这要看火候,要用开水,要蒸足15分钟,这样口感最佳。”林金钗的小儿子董传斌负责蒸包子。

  包子铺名字的由来

  有人好奇“老妈包子铺”名字的由来。“在我的印象中,我妈撑起了这个家。我也是吃着妈妈做的包子长大的。”10多年前,董传斌在福州市区从事财务工作,每月六七千元的工资不算低。

  “我妈妈老了,这个家由我来撑。”董传斌辞职后,接手了包子铺,一干就是10多年。

  为了将这份属于“妈妈的味道”传承下去,他将包子铺取名为“老妈包子铺”。

  包子有温度,更有人情味。从3岁起就吃包子的邻家小孩,都已长大,有的在外地工作。每次回来,他们都要买一笼包子带走。原来,包子里有他们的童年。

  起步镇79岁的陈依伯是一名熟客,他就好这一口包子。原来,包子里有罗源的老味道。

  寻人间烟火味,不妨吃“福州第一包”;找乡愁的记忆,不妨到罗源“中亭街”。

【责任编辑:伊宁倩】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