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供需“两张皮” 泉州这样破解
人才供需“两张皮”,这样破解
东南网4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吴宗宝 魏婷婷)高职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就业。因此,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双方关切。无论是作为需求方的企业,还是作为供应方的院校,各地很早就开始协同育人的探索。
实训,向来被认为是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内容。从最早的订单班、特选班,到双师互聘、现代学徒制、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再到创建实训基地、成立教育集团,泉州职业教育院校和企业在协同育人方面的探索逐步深入。
搭建平台,打造实训基地
日前,泉州首批市级产业实训基地名单公布,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泉州分院、泉州市高级技工学校、黎明职业大学入选。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泉州分院于2007年起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累计为上千家企业培养了起重、焊接、锅炉等各类操作人员近10万人。
“我们结合泉州本地实际以及自身优势,建立完备的培训和考试数据库。”分院国家特种机器人中心培训与业务室主任吴福森说,在人员培训方面,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开展电梯安装维修VR虚拟仿真系统、港口起重机操作虚拟仿真培训系统等数字化培训;联合闽江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等院校,开发工业机器人操作职业培训教材。
“在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中,共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共享实训场地资源,让学员像在真实生产环境中操作。”吴福森说,还承办各类大赛,以竞赛方式培养选拔泉州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
共建实训基地,是校企合力打通技能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方式。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毛伟雄表示,将拓宽投融资渠道,多种形式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目前,泉州已获批21个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7个省级VR/AR实训基地,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效对接。
整合资源,推动职教集群化
泉州是我省职业教育大市。目前,全市共有全日制本科高校6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学校29所,在校生人数近23万,其中中高职院校在校生近15万。泉州近年来通过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期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泉州市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是由黎明职业大学牵头,泉州市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建筑企业、行业协会和有关职业院校等35家单位组成的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师资联合培养、共享实习实训资源、共办技能大赛、合作修订专业和行业标准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泉州建筑行业的“人才之家”。
“我们与泉州市土木建筑学会、茂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实行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黎明职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王金选说,该集团在全省率先实行以“招工招生一体化、企校主导联合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师资互聘、联合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联合开发教学内容、实施双基地培养、开展教学资源库和在线课程建设,集团内职业院校主体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0%以上。
该集团还创新建设体制,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满足专业群内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的需要,集教学、培训、研发、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学生实习实训每年达5000人次;行业培训每年超2万人次;搭建区域科研服务与人才交流平台,每年服务中小微企业20家以上。
在泉州建筑行业,几乎每家企业都有该集团毕业生,很多都成长为中坚力量。该集团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多元投资主体职教集团培育A类建设项目。
据泉州市教育局高教科科长高世琴介绍,目前,泉州由7所高校分别牵头组建智能制造、建筑、医药护理等3个省级职教集团,机械、信息、幼教、经贸、纺织服装、鞋业、食品等7个市级职教集团,共有392家企业参与。
动态调整,专业紧跟产业
提高专业和产业的契合度,是破解人才供需“两张皮”的前提和关键所在,校企双方最为关注。为此,泉州教育部门推动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对接泉州传统、重化、高新三大产业板块的发展需求和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着力构建“亲产业”专业结构。
截至目前,泉州高校共有省级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等各类对接产业的学科专业类质量工作项目164个。高世琴说,泉州正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急需等相关学科专业,加快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专业认证。
“专业设置随时都在调整,职业教育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升级。”黎明职业大学商学院院长姚宏伟说。2016年,随着电商勃兴,他将商学院的专业整合成5个专业群,在工商管理、商贸服务、会计基础上,新增电子商务和金融物流,并在当年组织学院的25名教师、440名学生参与安踏“双十一”实战。“照本宣科一学期,不如真刀实枪实训一星期。”
随后两年,结合实训,围绕企业现实需要,商学院推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围绕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推出心理、谈判等选修课程、微课程。黎明职业大学副校长余大杭告诉记者:“我们正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全校新设和调整的课程已近3000门。”
颠覆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操技能得到有效提高,而科学的课程设置,让专业和产业更加契合,招工和就业对接十分顺畅。“1月,2019年的应届毕业生几乎被预订一空。”余大杭说。
泉州定期开展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完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正负面清单”,引导职业院校精准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建设适应区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专业及专业群,对被列入负面清单的专业从严控制办学规模。同时,逐步完善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让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反馈指导职业院校调整发展规划和优化专业课程。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