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一线的那些青春面孔
【新春走基层·说说新年新愿望】
光明日报记者 安胜蓝
正值新春佳节,杨李东起了个大早,和同事一起来到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街道的五麒里社区,看望社区里的老人们。“小杨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咱们一起包饺子。”老人们特别高兴,忙拉着杨李东话家常。
“你莫看他是个年轻伢,他做事蛮周到。”老人们口中的“年轻伢”杨李东,是五里墩街道的工作人员。2018年从武汉大学硕士毕业后,他来到汉阳区五里墩街道办工作,对口服务五麒里社区。一开始,居民们不太信任这个年轻人,随着他帮助居民协调解决了一个个生活中的大小问题,居民们如今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
一天晚上,武汉突降暴雪,一夜之间道路全部被积雪覆盖。第二天清早,杨李东赶到五里墩街道时大雪还没停,地上的雪已堆到脚面,他与居民们一起铲雪除冰,同时协调动员辖区单位、企业做好各自区域的除雪工作。一个上午,所有道路全部清理完毕,他又回到办公室接着值班。“万一有老人滑倒或者道路结冰造成交通事故,我必须迅速反应。”杨李东说。这一天过去,直到雪停,街道没有发生任何因积雪造成的事故,他才松了口气,下班回家。
“基层工作要做好不容易,有的时候群众也会不理解我们,有一些情绪,这对我们的工作能力是个考验。”杨李东坦言。曾经有一位母亲来街道为自己患重病的孩子申请补助,由于审核盖章时间较长,这位母亲意见很大。杨李东赶紧请她坐下,给她倒茶,安抚她的情绪,同时积极协调审核流程,在15分钟内将手续办好,交给了这位母亲。“群众不理解是因为信息沟通不到位,这时候要用服务去打动他们,听取群众诉求,了解群众所想。”
谈到2019年,杨李东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和期待:“希望一线的基层干部能得到更多的肯定和关注,能得到群众更多理解和信任,也希望每一个我们服务过的群众都能满意。”
下了这个夜班,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麻醉科主任孟庆涛就能回家过除夕了,然而尖利的救护车鸣笛撕破了清晨的宁静。一个因车祸重伤昏迷的病人被抬进了急诊室。病人是一名62岁的孤寡老人,全身多发伤、超重颅脑损伤,单侧瞳孔已经散大,如果不及时手术,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麻醉科的电话响起,孟庆涛接起电话。问起病人的姓名,不知道;家属,不知道;既往病史,仍然不知道。从医的人都明白,在这些要素都缺失的情况下做手术有很大的风险,但孟庆涛仍用沉稳的声音回答:“好,马上准备手术。”
整个麻醉科都动了起来,确认生命体征、检查麻醉仪器、抽药,每个人都在为病人的生命争分夺秒。只用了5分钟,麻醉准备已经就绪。在孟庆涛的指导下,主治医生程会会和住院医生易佳盛成功对病人实施了麻醉。这台手术做了整整7个小时,幸运的是,手术非常成功,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并在术后苏醒过来。
像这样的麻醉手术,人民医院东院麻醉科每天都要做60多台,科里一共12名麻醉医生,平均一名医生一天就要做5台以上。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在手术台上独当一面的麻醉医生,平均年龄仅有30岁左右,大部分人甚至不到30岁。
“我们是医院最年轻的团队之一,大部分麻醉医生毕业3年后就可以开始独立手术。”今年42岁的孟庆涛算是科里的“老人”了,他一手带起的这个麻醉团队虽然年轻,技术却一点也不含糊,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一起手术事故。“麻醉医生除了麻醉,还要监护病人的术中情况,要熟悉外科创伤、内科疾病、药物作用等等,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孟庆涛说。
由于春节期间多是急诊手术,麻醉科每天派两名医生24小时值班。大年初二,轮到程会会值班,这位年轻的二孩妈妈带上自己的大女儿一起值班。她头上戴的手术帽印着五颜六色的小动物,格外亮丽。“这是我女儿给我挑的,工作压力大,感觉戴上这个心情也会变好。”程会会说。
对麻醉工作,程会会有自己的心得:“等待手术时,我会和病人聊家长里短,消除他们的紧张,等他们醒过来,手术已经做完。”而病人醒来的那一刻,也是她最开心的时候,“他们醒来第一句话往往都是‘谢谢’,这句谢谢意义太重了,在病人眼中这是谢意,在我们眼中这还意味着手术成功。”
除夕的晚上,孟庆涛从家里带了丰盛的饭菜和饺子,去医院与值班医生们一起过年。聊起新年的愿望,他说:“希望每一台手术都能成功,所有人都能健康平安。”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