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漳州:从“工厂小车间”看高质量发展

2018-12-24 11:38:46  来源:福建日报
  

漳州:从“工厂小车间”看高质量发展

  青岛啤酒(漳州)有限公司“2.4万听/小时的易拉罐生产线”正式投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郑文典 摄

漳州:从“工厂小车间”看高质量发展

  宏泰机电科技(漳州)有限公司智能SMT配料仓,提高了生产效率。白志强 摄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连续出台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大力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记者在漳州多地调查采访时也感受到,在政策支持下,不管是企业主或是普通工人,“高质量发展”凝结在他们每一天的思考中。

  在工厂的最基本单元——小小车间里,日常的工作,拼搏的汗水,汇聚成每一天都更加精彩的时代。

  从“螺丝钉”到“主人翁”

  “叮叮叮”,指示灯闪烁,食品原料有序地从生产线上滑落到推车上,沿着轨道进入包装车间。在一只大机械手臂的牵引下,打包、贴签、入库,一气呵成。

  走进焙之道食品有限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张壹斌像往常一样走动巡检,不时按动控制面板上的几个按钮。

  今年是张壹斌进入焙之道的第6个年头。6年来,从最初的加料工到如今的车间主任,蜕变的不只是身份,一个企业从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的变革更印记在他的眼眸深处。

  张壹斌至今还记得2013年,公司接到一个个性定制化订单。从研发部调试开始,订单经历了小试、中试、大试以及预生产环节,整整耗费一个星期才开始生产。这其中,还需要仓库、物流、财务等环节的人员全程参与,几乎是“全厂总动员”。而现在,只需要一名工程师,就可以根据“私人定制”随时在线修改配方,极大提高效率,产品的准确度也很高。

  “传统企业和数字化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方式的不同。”作为工厂负责人,申世强也目睹了车间流变:以前,从冲料、备料、投料到出料,全部是用人工。工人熙熙攘攘、汗流浃背。环环相扣的交接全用纸质化表格完成,一不小心就掉链子。而现在,人力只有原来的1/4,工人只需控制面板就可以完成所有环节。“尤其是pH值等关键控制点。以前,为了保证质量,我们需要配料、监督人员、主管三重审核。而现在,机器一次性消除了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产品不良率由1.2%降至0.7%,品质更加稳定。”申世强说。

  机器换人,如箭在弦上,发出就未曾停落。焙之道每年对一个部位或者一个环节进行智能改造,6年间,由点连线,再由线成面,一个智能工厂俨然落成。“传统工厂里,人在流程里只是一个节点,就像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围绕着流程转。而智能工厂里,所有的人、财、物、事都被数据化,在线通达。这样,人就被解放出来了,不再围绕着机器工作,而是成为‘主人翁’,让机器围绕着人来工作。”申世强说。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