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内河治理啃下“硬骨头” 建管结合整体解决
打铁港,原本河道积累了近5米深的淤泥,河水臭不可闻。如今整治完毕,河面宽阔美观,准备进行景观建设。
工人在三捷河生态浮动湿地上种植梭鱼草,以提升河水自净能力。林善传 摄
三捷河治理后,成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道风景线。
华林河两岸运用叠合驳岸,造景净水两不误。
红星河原本是黑臭的“断头河”,治理疏通后,周边居民多了一个休闲空间。
省会福州是一座水城,水网密布,河汊纵横。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剧增,内河的污染和治理反复触动市民的神经。2016年9月,福州市启动为期3年的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作,提出要“既治标又治本”,并把全市分为7个水系治理PPP项目。2018年底,许多工程完工在即,记者走进难度最大的项目包之一——鼓台中心区水系,看一看如何啃下这些“硬骨头”。
全面清理控源截污
10月29日,在鼓楼区旧树兜河畔,只见旧驳岸石条零落,两岸居民楼密集,岸边步道仅容一人行走,甚至有房屋直接贴岸而建。水上一条小桥,宽仅2米,连石砌护栏都无法安装。河岸上,几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地修补驳岸,同时进行岸边园林绿化。
“旧树兜河长仅920米,但与晋安河相连,必须彻底治理。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高峰期有3个班组共93人同时施工。”王瑞华是施工单位中建三局一公司的项目执行经理,也是旧树兜河的施工期“河长”。他说,这段河道浓缩了鼓楼、台江工程包段的特点——施工面小、施工条件差、驳岸老旧、居民楼密集。
他介绍,河道治理包括河底清淤、截污管道修复重建、两岸景观建设等,都要靠人力在河道中施工完成。“岸边施工面太窄,内河上的桥太小不能载重,机械设备无法进场。只能先排水干塘,用河道作为施工面,然后靠工人肩扛、手提,把一袋袋沙、一条条管道运进来。”他说,新换的PE排污管道,每条重达300公斤,需要8个人一起抬。这里用了900多米管道,共40多吨。
“由于居民楼密集,为不影响人们休息,我们不能全天施工。石砌的旧驳岸因为年头久了,施工时容易坍塌,为了居民安全,必须一边施工一边修补驳岸。干塘、拆旧管时,存水发出臭味,要与社区沟通,向居民解释,还要定期冲水,但这又会影响工期。”王瑞华说,经过几个月的加班加点和“人海战术”,管道铺设已近半,预计11月底能够“卷地毯”式完成清理、铺管和河岸景观等全部工作。
随后,记者来到台江区的三捷河畔。只见两岸绿树婆娑,衬托得老建筑更加古色古香,盈盈碧水倒映着红灯笼,一弯拱桥成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入口的一个亮点,吸引着人们登桥游览、留影。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最复杂的“老大难”问题之一。
“三捷河是一条人为的断头河,还是暗涵。”负责鼓台项目运维的北投水务福州公司总经理宋治国告诉记者,河道上盖了很多房屋,垃圾、污泥淤塞,20年来都没有打开清理过。
“我们打开排查洞口,工人背着氧气瓶下到河道排查,发现这一公里长的河道中,除了几十年沉积的脏污,还有64个排污口、8个排烟口往河道直排。现在这些全都要接入排污管道。”他说,从今年5月开始,他们用高压风机送风、背氧气瓶下涵洞清除淤泥,整整3个月,才把沉积的垃圾和淤泥清理完;又花了两个月在河底铺设管道,终于在10月完成了三捷河的清理。
“长期以来,我们欠内河太多,现在要花很多力气把欠账还清。”他说,希望市民爱护内河,不再污染河水。
“福州市共有107条内河,鼓台工程负责28条,总长50公里,其中有10条黑臭水体,周边人口密集,是难中之难。”福州市建委内河管理处处长朱宸熠介绍,内河的黑臭现象由来已久,包括外源和内源多种原因,比如:生活污水混接混排,沉积淤泥没有清除,两者不断作用产生污染物;有些城中村生活垃圾直接扔进河道;人与河争地导致河道淤塞、河道空间不断被挤占,公共水体自然容量下降得很快;感潮河段水动力不足……
黑臭水体治理,难就难在治本。“我们抓住控源截污整个关键,采取全面截污、全面清淤、全面清疏、全面治理污染源等措施。目前,已经埋截污管井205公里,截流井已建设690个,在建调蓄池72个、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7处;已完成河道清淤150万立方米;排查雨污管网2500公里,修复更换670公里,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修复工作。”朱宸熠说。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