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鸣沙村:靠移民扶贫 借旅游致富
采访第一任村支书马德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孔杰):位于黄河岸边的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的鸣沙村,是一个生态移民村。2012年10月以来,这里先后从海原县的甘城乡、李俊乡和李旺镇移民151户,共704人。聊起搬迁前的生活,鸣沙村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马德感慨不已:“搬来以后,这里的基础设施是特别好的。当时我们在老家的时候,那个地方是十年九旱、道路不通,孩子上学都非常困难。有好多人都自发移民,因为干旱,还有的外出打工,在这里村上留下来的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上学都在镇上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非常困难。老百姓就业也比较难,离乡镇医院(也)都比较远。”
搬到鸣沙村后,条件好了很多:路通了,学校就在村里,还建了医疗室。可是大家开心之余,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靠什么生活?村支书马德发现,鸣沙村距离全国5A级风景区沙坡头只有两公里,为什么不尝试着做一些和旅游相关的产业呢?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马德说:“这是政府当时给我们建的三套农家乐,从2014年的10月份进行试运营,想着依托这个区位优势,我们就发展农家乐这个产业,看看希望。第一年,2014年‘十一黄金周’,我当时就是(让村民)经营的这个,以这个为中心,带动我们村上十家老百姓也进行这种农家乐。当时那年,游客特别多,来住宿,吃住都比较紧张,我就是让我们村子里自发组织起来,让他们都干。‘十一’(黄金周),可能毛收入就是一万多。当时老百姓这么一干,都尝到了这个(甜头),这个旅游饭这一块啊,能做!”
即将投入使用的休闲客栈
尝到甜头之后,鸣沙村村民们的生活顿时有了奔头。村委会和宁夏穆乡韵味旅游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村民把闲置的房子租给公司,并由公司改造成统一的样板房,里面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客房一年的租金是3500元,目前由公司统一经营。五年后,客房将整体返还给村民自主经营,不收取其它费用。
就职于宁夏穆乡韵味旅游管理有限公司的马小兰,是鸣沙村当地的农民,她每天负责打扫样板房。她说,比起原来在家里种地,现在不光收入多了,而且要舒服很多:“外面晒得很,这里面也不苦,也不晒,工资也还行。就是感觉好,对这个公司发展有信心。比外面打工好一点。外面挣多挣少的,你还要花嘛,这儿挣多挣少不花嘛,就是这么个方便。”
采访返乡创业者冦文弟
马小兰所说的方便,对于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吸引力。在收入不减少的同时,如果可以离家更近,何乐而不为呢?冦文弟在广东读完大学之后,就留在了广东工作。如今看到村里发展得红红火火,他也回到家乡加入了穆乡韵味公司。作为村里少有的大学生,冦文弟的回归,让乡亲们对家乡的旅游业信心大增。而冦文弟自己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目标:“因为这里不是一直发展旅游吗,而且离沙坡头景区近,前景应该还是不错的。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现在靠近这个旅游区,就靠旅游来发展。这前两年时间,全力地支持这个公司,因为毕竟是村子上招商进来的。如果它起来的话,能够带动村子上的村民一起致富。然后我们后面在建商业街,商业街建好之后,我打算自己在那边弄个商铺,自己在这里工作的同时,也搞点其它的。”
盲人歌手 罗发军
在穆乡韵味假日酒店的二号餐厅,我们遇到了盲人歌手罗发军。从小就爱唱歌的他,如今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山花儿”的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员,罗发军经常会为来度假的游客献上这种极具当地特色的歌谣。歌声悠扬而高亢,正如鸣沙村蒸蒸日上的旅游事业,而能够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罗发军告诉我们,他非常开心。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