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留住乡音,留住闽都乡土文化的根脉

2017-07-07 15:07:44  来源:福建日报
  

留住乡音,留住闽都乡土文化的根脉

  画家陈友荣为《福州风土诗》一书配上手绘彩图《立夏煮“鼎边糊”》。

留住乡音,留住闽都乡土文化的根脉

  6月初,闽江师专举行闽剧系列教材专家研讨会,为闽剧教材编撰建言献策。

留住乡音,留住闽都乡土文化的根脉

  福州林则徐小学的学生在上福州话《闽都民谣》课。

留住乡音,留住闽都乡土文化的根脉

  6月24日,邱登辉用福州话趣谈闽都传统风俗。

  “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传承千年的福州方言,既是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文化记忆,又是闽剧、评话、伬唱等闽都文化的载体,被誉为研究北宋官话的活化石。

  如何保护福州方言,守望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这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从老前辈的亲力亲为、如数家珍,到我这辈人的只言片语、一知半解,再到80后的儿辈以及未来的孙辈们,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自己家乡的民俗风情,会有怎样的认知和体会?”已故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的女儿方向红说,民俗,既是家乡的,更是历史的。历史不可能有自觉的记忆,它需要人们主动地去保护,并在保护中梳理、扬弃和传承。保护家乡的历史,也绝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旅游资源,或者为了满足个人或群体的怀旧情怀,更重要的是要见证这片土地的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历程,以及她独特的地域气质、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文化意义。

  所幸,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探索的步伐都已迈出。一大批文史工作者和民俗专家,对福州民俗的传承创新进行了广泛的演绎和生动的实践,使民俗文化登上讲堂,深入校园,走进人心……

  传播原汁原味的风土文化

  6月24日,位于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的南街街道文化站里,街坊邻居四五十人一边手摇蒲扇,一边倾听民俗专家邱登辉用福州话趣谈闽都传统风俗,不时引发阵阵笑声。

  “福州人常吃的‘锅边糊’,准确的叫法应该是‘鼎边糊’。”邱登辉一开讲就吊足大家的胃口。

  他介绍说,已故文史学者郑丽生的《福州风土诗》,对福州民俗文化进行了全面梳理。其中,《做夏》篇特别提到鼎边糊——“栀子花开燕始雏,余寒立夏尚堪虞。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鼎边糊。”

  “福州话讲的锅,锅边是直的,怎么抆?‘鼎边糊’才是对的。”邱登辉说。

  方向红与父亲方炳桂耗时3年,对郑丽生吟述的福州风土诗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方炳桂专门作出解释:“郑丽生在《做夏》一诗的注中提到‘更有煮鐤边糊者’,‘鐤’已简化为‘鼎’。这是古汉语在福州话里的体现,与现在的‘锅’是不一样的。”曾经一段时间,福州人为了让外地人看懂,让“鼎”向“锅”投降。殊不知,这样的迁就,却使海外乡亲回来时不知什么是锅边糊了……这不叫人啼笑皆非吗?

  福州鼓楼区杨桥河南社区的潘先生特地带着12岁的儿子来听讲。他告诉记者:“我很怀念小时候吃鼎边糊的情景,当时都是用柴火煮的,家家都会做,一家做时还会分给邻居一起吃,其乐融融。现在,家里不煮鼎边糊,就连福州话也少讲了。儿子不会讲福州话,对传统习俗也知之甚少。所以,我带他来接受一下风土文化的熏陶。”

  每个月份、每个节气背后都是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数百种活动构成了福州风土的美丽画卷。邱登辉接下来的分析,给年轻人上了生动一课:“很多人认为,按照节气,立夏就是夏天来了,这就错了。”

  “‘栀子花开燕始雏,余寒立夏尚堪虞’——《做夏》前两句告诉大家,栀子花开了,小燕子出生了,这时春天还没有来多久,看起来是暖和了,但还是很冷,令人担忧。”邱登辉举例说,他邻居是一个年轻人,去年刚过立夏就将床上的棉被收起,铺上草席,结果第二天就受凉拉肚子。所以,要记住老祖宗的话,“未食五月节粽,寒衣勿会要拢”。

  方炳桂在《福州风土诗》前言中这样写道:“包括福州民间岁时节庆在内的闽都风土文化,是闽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研究其外表的美和内在的韵,才是我们后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